星期五, 10月 11, 2024

我看你們凡事敬畏鬼神(徒十七)


徒 17:22
CUV 17:22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以及庇理亞都受到猶太人的逼迫後,他繼續他的行程,來到了雅典。這是一個信仰多元化的城市,但是保羅卻在這個地方傳講我們所信的真神應當是如何。

一、雅典人的信仰觀


1. 多神的信仰觀

徒 17:16
CUV 17:16 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徒 17:23
CUV 17:23 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雅典人凡事敬畏鬼神,滿城的偶像,表示他們什麼樣的神都拜,據說當時的神明比能看到的人還多,當中還有一個『未識之神』,據說是當時一場威脅雅典的瘟疫,人們想到想向每一位神明獻祭,為了確保沒有神明被忽視,他們建立了一座刻有『未識之神』的祭壇,希望可以安撫他們可能不小心遺漏的神靈。

自古以來,拜神的觀念就是存在人的心中,即使不相信有神,也會知道天地之間有個『不可知』的存在,雅典人可以說是相當虔誠的拜神者,有神就拜,因此保羅說有『虔誠人』,只是有拜神的觀念,但是是否有拜到真神呢?

2. 哲學思想盛行的信仰觀

徒 17:18
CUV 17:18 還有伊壁鳩魯和斯多葛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 復活的道。

伊壁鳩魯這個學派強調追求快樂是生命的終極目標。他們認為快樂,特別是心靈的快樂,是最高的善,並主張過著適度的生活以達到平靜(ataraxia)和擺脫恐懼與痛苦,享樂主義的代表。

斯多噶學派強調理性和美德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斯多噶派相信要按照自然和理性生活,提倡自我控制、忍耐和情感韌性。

兩門學派也都具有各自對神的視野,也都在論神,既然都各有自己的哲學思維,表示也都是有一套自己『認識神』的觀念,只是今天我們認識神,到底是人用自己的理性來看神,還是用神啟示人的方式來看待呢?

3. 只追求『新』事的信仰觀

徒 17:19-21
CUV 17:19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 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麼;
CUV 17:20 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 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 意思。
CUV 17:21 (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

在亞略巴古這個地方,雅典人在這邊進行知識交流,討論思想的平台,在那邊雅典人不做其他事,就是說說新聞,也就是新鮮事。

有些人的信仰觀就是只追求新的事物,神對這樣的人,或許也只是一種新聞,也聽了許多有關神的事,保羅也利用這樣的機會介紹真神。

二、保羅所傳講的真神


1. 神是賞賜人生命氣息的神

徒 17:26-28
CUV 17:26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脈】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CUV 17:27 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CUV 17:28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 也是他 所生的。

人如果安靜地思考,會明白這個世界必定有一個源頭,並且人的生命是從哪裡來,為什麼這個世界分布這麼多人,到底源頭在哪裡,這就是揣摩而得的過程,原來一切都是來自於這一位賞賜人生命氣息的神。

連當時也有作詩的人有這樣的體悟,人是由神所生的,表示這也是一種許多的人會去思考的方向。

傳 3:11
CUV 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人為什麼會尋求生命的來源,因為知道生命必定有個定期,神預言定準人的年限,人總是會死的,也因為這個原因,人會去尋求永生,各宗教都有這樣的觀念,為什麼人會尋求那永遠的生命呢?也是因為神將永生的觀念安置在人的心裡面,目的也是要讓人去尋求神。

2. 神是與人同住的神

徒 17:24
CUV 17:24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徒 17:29
CUV 17:29 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真神其實離我們各人不遠,神既然稱為神,就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而人也不當將神用人的手藝、心思,且用金、銀、石頭去雕刻神的形像,因為真神不會被人手所侷限,那都是被造之物,我們應當尋求的是創造的神。

可以想像當時雅典城裡滿城的偶像,表示那邊的人雖然有拜神的觀念,但是卻把神偶像化,背後要反應的是人對看不到的神失去了信心。

約一 3:24
CUV 3:24 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裏面。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裏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到底神在哪裡?神今天把他的聖靈賜下,表明祂要住在我們裡面,也使我們住在祂裡面,因此我們可以倚靠聖靈的幫助,時時與主親近,交通,去體會神是與人同住的神。

3. 神是按公義審判的神

徒 17:30-31
CUV 17:30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CUV 17:31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既然神是如此地存在,今天一個追求認識神的人,都當明白,這位神就是耶穌,他已經從死裡復活,將來必定按公義來審判世人,我們都當去尋求認識他。

後記:領受真道的反應

徒 17:32-34
CUV 17:32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就有譏誚他的;又有人說,我們再聽你講這個罷。
CUV 17:33 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
CUV 17:34 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

看起來慷慨激昂的講道,但是同一篇講道卻有三種反應,有人譏笑、有人當作新聞、但是也有人信了。

今天我們也領受同樣的道理,這是從天上來的真道,不知道我們今天是哪一種人呢?

星期四, 10月 10, 2024

腓立比教會(徒十六)

 

腓立比教會(徒十六)

徒 16:12
CUV 16:12 從那裏來到腓立比,就是 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裏住了幾天。

腓 1:3-5
CUV 1:3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
CUV 1:4 (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
CUV 1:5 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相當想念的教會,說到腓立比教會是同從頭一天起就興旺福音,每逢為他們祈求時,常是歡歡喜喜的,為什麼這個教會讓工人這麼想念呢?

一、腓立比教會是如何成立的?


1. 在聖靈的引導下

福音的工作是聖靈工作,保羅一行人本來想在亞西亞講道,算是亞洲地區,但是聖靈禁止,轉了一站又禁止,到了特羅亞保羅才見到一個馬其頓人的異象,因此他們搭船前往,到了腓立比這個地方。(徒十六6-10)

問題是他們怎麼會知道聖靈禁止呢?或許是因為他們每走到一個點都不順,他們也會在過程中去求問神,應當往何處去傳,並非堅持自己的計劃,因此可以在靈裡面很清楚感受到『聖靈禁止』,走到下一站順了才繼續走,工人的靈修是:雖然有計劃,但是願意在計劃當中去觀察聖靈的引導,不堅持己見,遇到瓶頸求問神。因著這樣的靈修,走到了腓立比。

2. 在一個有禱告習慣的地方

徒 16:13
CUV 16:13 當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裏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

看到保羅旅外佈道,常常在安息日去建立教會,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那就是一個佈道機會,這一群婦女會在安息日到這個禱告的地方,表示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而會在安息日到一個固定禱告的地方,表示這些人也是敬拜神,尋求神的人,保羅就有機會向他們講道。

倘若我們所在的地方很軟弱,沒有什麼機會領受神的道,我們也應當看重禱告的工夫,這些人禱告的習慣,敬拜神的心,如同保羅異象當中看見一個馬其頓的呼聲,時候到了,必定會將真道傳到我們這裡的!

二、為什麼腓立教會會興旺?


1. 因有熱心聚會的心志

徒 16:14
CUV 16:14 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他聽見了,主就開導他的心,叫他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

徒 16:32
CUV 16:32 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

徒 16:40
CUV 16:40 二人出了監,往呂底亞家裏去;見了弟兄們,勸慰他們一番,就走了。

腓立比的信徒,對領受主的道是相當熱忱的,神開導呂底亞的心,讓他留心聽保羅講道。禁卒也是留心聽保羅講道。甚至呂底亞的家很快地成為了腓立比的聚會點,當然因為他們本來這個地方就很看重禱告,領受主的道,因此福音必定會興旺。

從頭一天起就興旺福音,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有熱心聚會的心志,倘若一個教會充滿熱忱要傳福音,可是卻不願意『熱心聚會』,相信那樣的心志持續不久,我們也看到腓立比教會的福音事工是如何進行的?就是熱心聚會,領受主的道,神就帶了人信,一步一步地發展。

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福音的事工如何推展與參與,我們如果在安息日到了禱告的地方,熱心聚會,相信這就是福音事工發展的動力,人也會因為這個地方熱心聚會而留下來。

2. 因有熱心接待工人的家庭

徒 16:15
CUV 16:15 他和他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或作你們若以為我是忠心事主的】請到我家裏來住;於是強留我們。

徒 16:33-34
CUV 16:33 當夜,就在那時候,禁卒把他們帶去,洗他們的傷;他 和屬乎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
CUV 16:34 於是禁卒領他們上自己家裏去,給他們擺上飯,他和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

神在腓立比動工,是藉著兩個家庭,呂底亞的家,和禁卒的家,當他們領受主的道受洗之後,看到這兩個家庭相當地熱忱,強留保羅他們到他們家住,到他們家吃飯,並且是相當喜樂。而後呂底亞的家成為腓立比教會的聚會點,每個禮拜安息日都要接待,但是從後面書信上看來,教會是興旺的。

腓 4:15-16
CUV 4:15 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
CUV 4:16 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

甚至到保羅離開了腓立比,他們還一次、兩次打發人去供給保羅在傳福音的開拓事工,雖然他們不是很富裕,但是卻積極奉獻,幫助耶路撒冷的事工(林後八1-3),有著這麼熱心接待的家庭,想必任何人到腓立比,都會想要融入這個大家庭,因此,福音興旺。

3. 因有在絕望中遇見神的見證

徒 16:30-31
CUV 16:30 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CUV 16:31 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神引領保羅、西拉的腳步進到監牢當中,但是被聖靈充滿的人,他們就能在患難當中唱詩讚美神,想必禁卒也聽到,好奇,這人是何人?處處傳福音?

當地大震動,監牢門大開,禁卒第一反應就是犯人逃跑,他失職,或許也活不了了,因此準備拔刀自殺,但是卻在絕望當中遇見了神的見證,因此思考人生的問題,當如何行才能得救?感謝主,全家受洗,全家得救。

生命當中會遇許多突如其來的患難,失業、被裁員、破產等,似乎人遇到這些事情,認定自己的能力怎麼樣都無法解決時,就會想要解決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們也應當去聆聽,在患難當中那讚美神的聲音,似乎就是在引導我們思考:絕望當中,當仰望神。

因著這樣信仰的見證,生命的體悟,禁卒一家從絕望中轉向神,想必他們在事奉神,講述他們的生命見證之時,必定是喜樂的。

後記:結滿仁義的果子

腓 1:9-11
CUV 1:9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CUV 1:10 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CUV 1:11 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相當想念的教會,在禱告中想到他們都會歡喜快樂,但也更加祈求,在愛心、知識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結滿仁義的果子,也願我們都能效法腓立比教會,從頭一天起興旺福音,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星期三, 10月 09, 2024

耶路撒冷會議(徒十五)

 

徒 15:1
CUV 15:1 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教訓弟兄們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

福音的擴張,引導各方各族的人,進入神的教會,福音傳到了外邦人(非猶太人),也經過一段時間,保羅與巴拿巴第一次出外佈道回來,到了安提阿與門徒述說神怎樣開了信道的門,但是卻有一些人從猶太過來,教訓安提阿的弟兄:若不受割禮,不能得救。

若與得救有關的議題,就要開會,表示教會要有一致對得救真理的認知,從這個會議讓我們看到幾件事:

一、聖靈的一致性

徒 15:7-9
CUV 15:7 辯論已經多了,彼得就起來,說,諸位弟兄,你們知道神早已在你們中間揀選了我,叫外邦人從我 口中得聽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CUV 15:8 知道人心的神,也為他們作了見證;賜聖靈給他們,正如給我們一樣。
CUV 15:9 又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並不分他們我們。

聖靈的體驗絕對是不會假的,當討論到外邦人是否要受割禮才能得救,彼得講出外邦人哥尼流一家受聖靈的見證,這樣聖靈的體驗,與眾使徒一樣,表示他們是領受同一個靈,沒想到神也賜聖靈給外邦人,這是假不了的見證。

徒 10:44-48
CUV 10:44 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
CUV 10:45 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
CUV 10:46 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
CUV 10:47 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
CUV 10:48 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他們又請彼得住了幾天。

受了一樣的聖靈,成為彼得幫外邦人施洗的重大跳板,可見一個道理是否有新的領受,是否可以幫人有突破性的洗禮,受聖靈是一個很大的關鍵。

當彼得引出聖靈的見證,保羅與巴拿巴繼續提及在外佈道神給外邦人的見證,強化同一個靈的一致性,因此可以看到,聖靈的感動,不是只有給一個人,若是給教會,神也必定會給其他人有同樣聖靈的見證。

重點是,我們今天有沒有與使徒領受一樣的聖靈呢?

二、真理的一致性

徒 15:13-17
CUV 15:13 他們住了聲,雅各就說,諸位弟兄,請聽我的話。
CUV 15:14 方纔西門述說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
CUV 15:15 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正如經上所寫的,
CUV 15:16 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
CUV 15:17 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

雅各是主耶穌的兄弟,主耶穌升天之後成為相信了耶穌,成為教會的領導人物,主持這場耶路撒冷會議,當他聽到彼得與保羅、巴拿巴的見證,就引出舊約聖經,阿摩司書九章的信息,來印證這是天上神的心意,早在舊約就已經預言重修大衛倒塌的帳幕,也就是神要復興他的教會,必定有外邦人會進入,新舊約的信息是一致可以前後對照的。

徒 15:21
CUV 15:21 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 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裏誦讀。

包含到了新約時期,看到這次因為割禮的事情開會,因為這是舊約律法當中神選民的記號,與得救有關,但是卻未曾看到他們針對『安息日』的異動來開會,表示使徒時代並沒有更改過安息日的道理,甚至在安息日,摩西的書在當時使徒時代的教會各城都有人傳講,因得救議題而開的會,也必須要有聖經的一句,成為決議的方向。

看出來,耶路撒冷會議與一般公司所開的會不一樣,並非『我覺得』、『我認為』,而是『聖經說』,這也成為我們今日教會在推動聖工、道理的領受的唯一共識,或許有時候有些道理上不能完全明瞭,但是我們相信真理的一致性,求聖靈指引我們,耐心等候,真理必定會一致闡明出來。

三、教會的一致性

徒 15:22
CUV 15:22 那時,使徒和長老並全教會,定意從他們中間揀選人,差他們和保羅,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揀選的,就是稱呼巴撒巴的猶大,和西拉,這兩個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領的。

徒 15:28-30
CUV 15:28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
CUV 15:29 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願你們平安。
CUV 15:30 他們既奉了差遣,就下安提阿去,聚集眾人,交付書信。

當大家有了決議,最後寫信給安提阿、敘利亞、基利家的外邦信徒,說明聖靈的定義,不用受割禮,但是幾件事情不可少的結論交給保羅、巴拿巴,甚至再派猶太、西拉兩位先知,去宣講同一個道理。

這樣的舉動是要表明,耶路撒冷與安提阿等外邦地區是同一個教會,同一個教會必須要遵守同樣的真理,這就是教會的一致性。

徒 16:4-5
CUV 16:4 他們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
CUV 16:5 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

當保羅與西拉出去第二次佈道,經過原本第一次佈道所建立的加拉太地區教會,將耶路撒冷的決議條規交給門徒遵守,就看到他們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因此,教會要擴張有個重要性,必須傳講、遵守聖靈所決議的共信、共識之道,不但對信徒信心可以堅固,甚至這就是福音開拓的能力。

今天不論福音傳到任何地方,屬神的教會就是一,必須領受同一個聖靈,必須遵守同一個聖經真理,神的作為就在其中,願我們都能歸屬這一個神的真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

給青年的一封信: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5)—清潔

提前 4:12 (CUV)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要在許多事上作信徒的榜樣,最後提及清潔,一個願意在靈修上追求清潔的,信徒也能依著這樣美好的品德,信仰得造就。 什麼是清潔? 提前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