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12, 2024

在哥林多一年半的時間裡(徒十八)


徒 18:11
CUV 18:11 保羅在那裏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將 神的道教訓他們。

保羅在雅典講道之後,就來到哥林多城,這個城商港都市,各種思想、言論交集,城中的人很看重言詞和學識,且是個充滿淫亂的城市,但是神的工在哥林多這個地方彰顯,保羅在這邊裡待了一年半之久,在這樣的環境下,保羅是如何做成神的工,建立哥林多教會呢?

一、一面做工一面傳福音

徒 18:2-4
CUV 18:2 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新近帶著妻百基拉,從義大利來;保羅就投奔了他們。
CUV 18:3 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 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作工。
CUV 18:4 每逢安息日,保羅在會堂裏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

保羅在哥林多的時候,遇到了一對夫婦,是亞居拉與百基拉,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的生活技能也是製造帳棚,所以就和他們同住做工。

帖後 3:8-9
CUV 3:8 也未嘗白喫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
CUV 3:9 這並不是因我們沒有權柄,乃是要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效法我們。

林後 11:12
CUV 11:12 我現在所作的,後來還要作,為要斷絕那些尋機會人的機會,使他們在所誇的事上,也不過與我們一樣。

保羅以自給自足的方式工作,是要做信徒的好榜樣,也要防備一些不法之人的閒話,可以說他的生活也都是為了要造就人,因為哥林多這邊的人在信仰上屬血氣的之人比叫多,雖然有恩賜但不屬靈,會攻擊神的工人,甚至不給他們飯吃,因此保羅在這間教會比較辛苦,但要叫他們不要如此對待其他工人。

平時的日子製造帳棚,安息日的時候就在會堂傳道,這也可以代表我們生活也是如此,生活其實與信仰是結合的,安息日就到會堂傳講福音,領受真理,我們今日也當效法保羅的生活,看重安息日的聚會,在生活上面傳福音引領人歸主,我們也當思想,我們的生活是不是與信仰結合呢?

二、不用高言大智

林前 2:1-5
CUV 2:1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祕。
CUV 2:2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CUV 2:3 我在你們那裏,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
CUV 2:4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
CUV 2:5 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保羅在哥林多的會堂裡勸化猶太人與希臘人,在哥林多這個地方大家注重言詞的辯論,這些智慧保羅不是沒有,而是保羅要引導這些人真正地認識神,所以他說並不用高言大智去宣傳神的奧秘。

林前 1:17-19
CUV 1:17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CUV 1:18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
CUV 1:19 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

神的道理很奇妙,在滅亡的人看就是愚拙的道,但是在得救的人卻是神的大能,因為神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神要拯救的人是願意在神面前謙卑的人,因此,保羅說他傳福音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太 11:25-26
CUV 11:25 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CUV 11:26 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主耶穌向天父禱告,談到神的事向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因此,人必須要謙卑回轉像小孩,有這樣的心,才能明白神國的事。

現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進步,人知識的追求用日新月異來說都算是慢了,保羅也不是反智,他對這些智慧也是了解,可是他不願意用高言大智來傳講,目的是要讓哥林多的人能夠相信神,是在乎神的大能。

三、神以異象激勵

徒 18:9-11
CUV 18:9 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
CUV 18:10 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 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
CUV 18:11 保羅在那裏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將 神的道教訓他們。

哥林多這個地方福音相當難傳,因為充斥著許多的思想,淫亂的環境捆綁人的心,神也體恤工人的軟弱,因此特別藉著異象去鼓勵保羅,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因為這城裡有主許多的百姓。

工作有功效,但是反對的人也多,甚至有些人想要用政治勢力來阻擋保羅,但當時的方伯是一位明理的官,不受那些反對的猶太人左右,使保羅的工作減少許多困擾,這都是神的安排(徒十八12-16)。

雖然哥林多是個充滿偶像迷信和淫亂思想的都市,但是主卻說: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倘若沒有神的鼓勵,工人很容易就放棄這個地方了,但是想到這裡有主許多的百姓,工人就能夠再次被激勵來傳道,並且待了一年半。

林前 15:9-10
CUV 15:9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
CUV 15:10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纔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在傳福音的時候,工人難免會遇到走不過去的時刻,但是神是賜人安慰的神,並且給人許多的恩典,保羅時常回想自己的不配,蒙恩的過程,這些都是讓他格外勞苦的動力,是因為神的恩與他同在。

在哥林多一年半的日子裡,保羅遇到很大的挑戰,但是他卻一面做工一面傳福音、堅持不用高言大智、神也以異象來激勵他,所以哥林多教會成立了,我們也當回想今日我們成為神的兒女,也是因為有工人如此不畏艱辛,聖靈同工,才有今日的我們,願我們都能回想工人在我們這裡的日子,堅信這份信仰走下去。

星期五, 10月 11, 2024

我看你們凡事敬畏鬼神(徒十七)


徒 17:22
CUV 17:22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以及庇理亞都受到猶太人的逼迫後,他繼續他的行程,來到了雅典。這是一個信仰多元化的城市,但是保羅卻在這個地方傳講我們所信的真神應當是如何。

一、雅典人的信仰觀


1. 多神的信仰觀

徒 17:16
CUV 17:16 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

徒 17:23
CUV 17:23 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

雅典人凡事敬畏鬼神,滿城的偶像,表示他們什麼樣的神都拜,據說當時的神明比能看到的人還多,當中還有一個『未識之神』,據說是當時一場威脅雅典的瘟疫,人們想到想向每一位神明獻祭,為了確保沒有神明被忽視,他們建立了一座刻有『未識之神』的祭壇,希望可以安撫他們可能不小心遺漏的神靈。

自古以來,拜神的觀念就是存在人的心中,即使不相信有神,也會知道天地之間有個『不可知』的存在,雅典人可以說是相當虔誠的拜神者,有神就拜,因此保羅說有『虔誠人』,只是有拜神的觀念,但是是否有拜到真神呢?

2. 哲學思想盛行的信仰觀

徒 17:18
CUV 17:18 還有伊壁鳩魯和斯多葛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 復活的道。

伊壁鳩魯這個學派強調追求快樂是生命的終極目標。他們認為快樂,特別是心靈的快樂,是最高的善,並主張過著適度的生活以達到平靜(ataraxia)和擺脫恐懼與痛苦,享樂主義的代表。

斯多噶學派強調理性和美德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斯多噶派相信要按照自然和理性生活,提倡自我控制、忍耐和情感韌性。

兩門學派也都具有各自對神的視野,也都在論神,既然都各有自己的哲學思維,表示也都是有一套自己『認識神』的觀念,只是今天我們認識神,到底是人用自己的理性來看神,還是用神啟示人的方式來看待呢?

3. 只追求『新』事的信仰觀

徒 17:19-21
CUV 17:19 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 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麼;
CUV 17:20 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 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 意思。
CUV 17:21 (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

在亞略巴古這個地方,雅典人在這邊進行知識交流,討論思想的平台,在那邊雅典人不做其他事,就是說說新聞,也就是新鮮事。

有些人的信仰觀就是只追求新的事物,神對這樣的人,或許也只是一種新聞,也聽了許多有關神的事,保羅也利用這樣的機會介紹真神。

二、保羅所傳講的真神


1. 神是賞賜人生命氣息的神

徒 17:26-28
CUV 17:26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脈】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CUV 17:27 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CUV 17:28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 也是他 所生的。

人如果安靜地思考,會明白這個世界必定有一個源頭,並且人的生命是從哪裡來,為什麼這個世界分布這麼多人,到底源頭在哪裡,這就是揣摩而得的過程,原來一切都是來自於這一位賞賜人生命氣息的神。

連當時也有作詩的人有這樣的體悟,人是由神所生的,表示這也是一種許多的人會去思考的方向。

傳 3:11
CUV 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人為什麼會尋求生命的來源,因為知道生命必定有個定期,神預言定準人的年限,人總是會死的,也因為這個原因,人會去尋求永生,各宗教都有這樣的觀念,為什麼人會尋求那永遠的生命呢?也是因為神將永生的觀念安置在人的心裡面,目的也是要讓人去尋求神。

2. 神是與人同住的神

徒 17:24
CUV 17:24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徒 17:29
CUV 17:29 我們既是神所生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

真神其實離我們各人不遠,神既然稱為神,就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而人也不當將神用人的手藝、心思,且用金、銀、石頭去雕刻神的形像,因為真神不會被人手所侷限,那都是被造之物,我們應當尋求的是創造的神。

可以想像當時雅典城裡滿城的偶像,表示那邊的人雖然有拜神的觀念,但是卻把神偶像化,背後要反應的是人對看不到的神失去了信心。

約一 3:24
CUV 3:24 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裏面。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裏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到底神在哪裡?神今天把他的聖靈賜下,表明祂要住在我們裡面,也使我們住在祂裡面,因此我們可以倚靠聖靈的幫助,時時與主親近,交通,去體會神是與人同住的神。

3. 神是按公義審判的神

徒 17:30-31
CUV 17:30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CUV 17:31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既然神是如此地存在,今天一個追求認識神的人,都當明白,這位神就是耶穌,他已經從死裡復活,將來必定按公義來審判世人,我們都當去尋求認識他。

後記:領受真道的反應

徒 17:32-34
CUV 17:32 眾人聽見從死裏復活的話,就有譏誚他的;又有人說,我們再聽你講這個罷。
CUV 17:33 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
CUV 17:34 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

看起來慷慨激昂的講道,但是同一篇講道卻有三種反應,有人譏笑、有人當作新聞、但是也有人信了。

今天我們也領受同樣的道理,這是從天上來的真道,不知道我們今天是哪一種人呢?

星期四, 10月 10, 2024

腓立比教會(徒十六)

 

腓立比教會(徒十六)

徒 16:12
CUV 16:12 從那裏來到腓立比,就是 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裏住了幾天。

腓 1:3-5
CUV 1:3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
CUV 1:4 (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
CUV 1:5 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相當想念的教會,說到腓立比教會是同從頭一天起就興旺福音,每逢為他們祈求時,常是歡歡喜喜的,為什麼這個教會讓工人這麼想念呢?

一、腓立比教會是如何成立的?


1. 在聖靈的引導下

福音的工作是聖靈工作,保羅一行人本來想在亞西亞講道,算是亞洲地區,但是聖靈禁止,轉了一站又禁止,到了特羅亞保羅才見到一個馬其頓人的異象,因此他們搭船前往,到了腓立比這個地方。(徒十六6-10)

問題是他們怎麼會知道聖靈禁止呢?或許是因為他們每走到一個點都不順,他們也會在過程中去求問神,應當往何處去傳,並非堅持自己的計劃,因此可以在靈裡面很清楚感受到『聖靈禁止』,走到下一站順了才繼續走,工人的靈修是:雖然有計劃,但是願意在計劃當中去觀察聖靈的引導,不堅持己見,遇到瓶頸求問神。因著這樣的靈修,走到了腓立比。

2. 在一個有禱告習慣的地方

徒 16:13
CUV 16:13 當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裏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

看到保羅旅外佈道,常常在安息日去建立教會,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那就是一個佈道機會,這一群婦女會在安息日到這個禱告的地方,表示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而會在安息日到一個固定禱告的地方,表示這些人也是敬拜神,尋求神的人,保羅就有機會向他們講道。

倘若我們所在的地方很軟弱,沒有什麼機會領受神的道,我們也應當看重禱告的工夫,這些人禱告的習慣,敬拜神的心,如同保羅異象當中看見一個馬其頓的呼聲,時候到了,必定會將真道傳到我們這裡的!

二、為什麼腓立教會會興旺?


1. 因有熱心聚會的心志

徒 16:14
CUV 16:14 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他聽見了,主就開導他的心,叫他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

徒 16:32
CUV 16:32 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

徒 16:40
CUV 16:40 二人出了監,往呂底亞家裏去;見了弟兄們,勸慰他們一番,就走了。

腓立比的信徒,對領受主的道是相當熱忱的,神開導呂底亞的心,讓他留心聽保羅講道。禁卒也是留心聽保羅講道。甚至呂底亞的家很快地成為了腓立比的聚會點,當然因為他們本來這個地方就很看重禱告,領受主的道,因此福音必定會興旺。

從頭一天起就興旺福音,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有熱心聚會的心志,倘若一個教會充滿熱忱要傳福音,可是卻不願意『熱心聚會』,相信那樣的心志持續不久,我們也看到腓立比教會的福音事工是如何進行的?就是熱心聚會,領受主的道,神就帶了人信,一步一步地發展。

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福音的事工如何推展與參與,我們如果在安息日到了禱告的地方,熱心聚會,相信這就是福音事工發展的動力,人也會因為這個地方熱心聚會而留下來。

2. 因有熱心接待工人的家庭

徒 16:15
CUV 16:15 他和他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或作你們若以為我是忠心事主的】請到我家裏來住;於是強留我們。

徒 16:33-34
CUV 16:33 當夜,就在那時候,禁卒把他們帶去,洗他們的傷;他 和屬乎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
CUV 16:34 於是禁卒領他們上自己家裏去,給他們擺上飯,他和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

神在腓立比動工,是藉著兩個家庭,呂底亞的家,和禁卒的家,當他們領受主的道受洗之後,看到這兩個家庭相當地熱忱,強留保羅他們到他們家住,到他們家吃飯,並且是相當喜樂。而後呂底亞的家成為腓立比教會的聚會點,每個禮拜安息日都要接待,但是從後面書信上看來,教會是興旺的。

腓 4:15-16
CUV 4:15 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
CUV 4:16 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

甚至到保羅離開了腓立比,他們還一次、兩次打發人去供給保羅在傳福音的開拓事工,雖然他們不是很富裕,但是卻積極奉獻,幫助耶路撒冷的事工(林後八1-3),有著這麼熱心接待的家庭,想必任何人到腓立比,都會想要融入這個大家庭,因此,福音興旺。

3. 因有在絕望中遇見神的見證

徒 16:30-31
CUV 16:30 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CUV 16:31 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神引領保羅、西拉的腳步進到監牢當中,但是被聖靈充滿的人,他們就能在患難當中唱詩讚美神,想必禁卒也聽到,好奇,這人是何人?處處傳福音?

當地大震動,監牢門大開,禁卒第一反應就是犯人逃跑,他失職,或許也活不了了,因此準備拔刀自殺,但是卻在絕望當中遇見了神的見證,因此思考人生的問題,當如何行才能得救?感謝主,全家受洗,全家得救。

生命當中會遇許多突如其來的患難,失業、被裁員、破產等,似乎人遇到這些事情,認定自己的能力怎麼樣都無法解決時,就會想要解決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們也應當去聆聽,在患難當中那讚美神的聲音,似乎就是在引導我們思考:絕望當中,當仰望神。

因著這樣信仰的見證,生命的體悟,禁卒一家從絕望中轉向神,想必他們在事奉神,講述他們的生命見證之時,必定是喜樂的。

後記:結滿仁義的果子

腓 1:9-11
CUV 1:9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CUV 1:10 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CUV 1:11 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相當想念的教會,在禱告中想到他們都會歡喜快樂,但也更加祈求,在愛心、知識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結滿仁義的果子,也願我們都能效法腓立比教會,從頭一天起興旺福音,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給青年的一封信:一生當行何事為美?(3)—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道書的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享受人生所享受的一切,但是他繼續思考道理人生當中,一個人當行何事為美?繼續談及,人應當在有限的年日找尋同伴,這是神看為美的。 3. 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 4:7-12 (CUV) 4:7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4:8  有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