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19, 2025

給青年的一封信:一生當行何事為美?(1)— 成為神喜悅的人


傳 2:3 (CUV)
2:3 我心裏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相信聖經傳道書是所羅門王所寫,因為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也是大衛的兒子,他也曾經向神求過智慧,在他晚年之時回顧這一生,寫信給年輕人,及早思考人生命的意義,在享樂的過程中持守住智慧,要看明這世界的人人生中到底在追求什麼事,到底一生當行合事為美?

一、歡樂之中的追尋『美』


1. 大大美化居住的環境

傳 2:4-6 (CUV)
2:4 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
2:5 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
2:6 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

舒適的生活環境,居家品質,有些人忙碌一輩子,退休後希望在郊區栽種果木樹,過著田園的生活,這也是很多人在追尋的,在耶路撒冷作王的所羅門,他更是為自己動大工程,讓居家環境更加美觀,因為這也是人生所追求的快樂。

2. 投資人力、物力與置產

傳 2:7 (CUV)
2:7 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

錢財當然也是人在世上追求的美事,因為有了錢很多享樂才有能力,甚至可以投資錢財去雇工人,增加更多的生產力,用現在的話講,所羅門是當時耶路撒冷的首富,表示他不只有錢,還有名譽,證實他真是有這樣的能力,享受人生。

3. 男女關係的享樂

傳 2:8 (CUV)
2:8 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

不但如此,所羅門還得歌唱的男女,身邊也不缺乏所謂的異性夥伴,因為各國為了外交政策,也會將各國的公主送給他,前面說到,雖然用酒(這些享樂)使他肉體舒暢,但是他仍然保持一條清楚的界線,探究人生追求的美,智慧仍然存留,可以說明,他真的都享受過。

傳 2:10-11 (CUV)
2:10 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
2:11 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即便有這些世人所追求的美,快樂,但是他感受到內心相當空虛,因為在日光之下,若沒有追求神的觀念,一切毫無益處,究竟我們一生當行何事為美呢?

二、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1. 成為神喜悅的人

傳 2:24-26 (CUV)
2:24 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
2:25 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
2:26 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享樂的人生,這也是人人想追求的,甚至也可以說是神所賜的,但是虛空的人生是在追求這些的同時,沒有神,勞碌收聚、堆積,但是神卻將這些給了神所喜悅的人,因此人生最重要的美事,就是要成為神喜悅的人。

來 11:5-6 (CUV)
11:5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創 5:21-24 (CUV)
5:21 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
5:22 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
5:23 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
5:24 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以諾的人生觀就是如此,在他六十五歲那年,人生觀轉變,成為與神同行的人生觀,六十五歲那年他發生什麼事呢?生了瑪土撒拉,表明這件事情與他與神同行有關係,瑪土撒拉的意思是『他死的日子,災難就來到』,可以說以諾領受了神的啟示,告知這孩子離世的時候,就是神要降災的日子,有了這樣的信念,以諾調轉他人生的腳步,專心與神同行,並且帶領家人過上與一般世人不同的生活,三百年之後,神將他取去,就不在世了,因為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創 4:20-22 (CUV)
4:20 亞大生雅八;雅八就是住帳棚、牧養牲畜之人的祖師。
4:21 雅八的兄弟名叫猶八;他是一切彈琴吹簫之人的祖師。
4:22 洗拉又生了土八‧該隱;他是打造各樣銅鐵利器的(或譯:是銅匠鐵匠的祖師)。土八‧該隱的妹子是拿瑪。

對照同時代該隱後裔的生活,以諾一家的人生觀可說是天差地遠,該隱後裔因為生命已經遠離神,在世上的日子仍然要過,但是看到該隱後裔的生活充滿著許多世上的享樂,甚至很多對當時人類的娛樂來說都是開創性的『新』,也是忙碌的人生,但是忙碌的人生卻沒有神,就算生活相當地精彩,也是虛空。

以諾的信心,就是信有神,並且信神會賞賜那努力尋求祂的人,神也沒有告訴他三百年要接他走,在當時周遭是充斥著該隱後裔的人生觀,還能夠堅持帶著家人過著分別為聖的生活,人生的重點就是要成為神喜悅的人,這就是以諾的信心。

羅 12:1-2 (CUV)
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一個被主耶穌救贖的人,是因著主耶穌的慈悲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多三5),當我們體會到神救贖我們這樣的大愛,我們就願意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表明要將原本的人生觀完全地改變,從原本效法這個世界的人生觀,進而心意更新而變化,這就是神所喜悅的。

以前沒有認識主,行事為人是以自我為中心,我喜歡如何,我有我要追求的人生,但是現在真認識主的人,會開始改變,去察驗神喜不喜悅,倘若在神的旨意下,給予我們生活的享樂,我們都當感謝神,也願我們思考一生當行何事為美的人,能夠立定心志,追求成為神喜悅的人。

星期二, 9月 16, 2025

親愛的同工(門)


門 1:1-2 (CUV)
1:1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
1:2 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

保羅寫信給腓利門,稱他為『親愛的同工』,時常看到保羅在書信當中常常提及他的同工,表明他對同工之間的屬靈情誼相當深厚,這也讓我們可以思考我們今天與同工之間應當如何互動,因為這一層關係,與一般世上的朋友是不一樣的。

一、禱告的時候時常提到你

門 1:4 (CUV)
1:4 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

保羅當時在監獄當中,因為福音的緣故被囚禁,生活上仍然可以接待來探訪的人並且向他們傳道(徒二八30-31),但是行動上仍然有些限制,對於同工的關懷也沒辦法親自面對面地關懷,但是保羅卻藉著禱告來紀念同工,因為禱告是超越空間,最有效的關懷。

提後 1:3-4 (CUV)
1:3 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祈禱的時候,不住的想念你,
1:4 記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的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

保羅寫信給提摩太,告訴他時常在禱告當中想念他,這真的是屬靈的情誼,超越年齡,也超越空間限制,只是因為這樣的人一起在神國的事上打拼,雖有軟弱,但仍然時常在禱告當中想到這樣的人,這就是屬靈的好同工。

路 22:31-32 (CUV)
22:31 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
22:32 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作工的過程,難免經歷一些魔鬼的攻擊,也是從神來的操練,有時也會讓工人失去信心,但是主耶穌也幫助彼得祈求,要他不至於失了信心,主耶穌關懷同工,也就是藉著真心的禱告,因為這是靈界的工作。

時常提到你,表明保羅真的很用心地幫每一位同工禱告,因此不是很虛偽或者禱告一次就結束了,可以想像保羅在獄中的生活,多多地花時間幫這些同工禱告,可以看到真情地流露,我們今天周遭也有許多朋友,若是真的屬靈上的好同工,我們也應當多多花時間去為這些工人禱告,這就是親愛的同工之間的互動。

二、因著信仰的好表現同得快樂

門 1:5-7 (CUV)
1:5 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或作因聽說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有愛心有信心〕
1:6 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作的。
1:7 兄弟阿,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腓利門對眾聖徒很有愛心,是因著對主耶穌的信心,因此他將他的家當作教會(門一2),家庭要當作教會,真的要很有愛心,當時使徒時代在開拓時,也是先穩定一個家庭,讓這個家庭當作這個點的福音中心,穩定聚會,當人漸漸多起來的時候,正式成立教會,有如腓立比教會(徒十六)的成立,是由賣紫色布的呂底亞一家開始,成為一個禱告的據點,也因著呂底亞一家樂於接待遠人(徒十六15),因此腓立比教會是從『家中的教會』來漸漸成立的,腓利門也是有這樣的心志,因此有愛眾聖徒的心,才願意將自己的家當作教會,讓人得以在此團契。

這也讓我想到去柬埔寨實習的日子,那時我是神學生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實習,當時有個弟兄不斷地向駐牧傳道提及,因為神祝福他,讓他家有機會擴展佔地面積,因此他願意將他的家當作教會,土地一半是他們家住的高腳屋,另外一半當作教會聚會、禱告、聯誼空間,他再三地向傳道這麼地說道。感謝主,確實神也祝福他,讓全村莊只有他一家有辦法鋪石子路,他也感受到因著對神有這份信心,就能對眾聖徒更有愛心,想到這些事情也讓我們在遠方的同工感到快樂。

林前 12:26 (CUV)
12: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三、尊重同工,憑愛心求益處

門 1:8-11 (CUV)
1:8 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
1:9 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
1:10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謀〔此名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
1:11 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

想必腓利門也曾經受過保羅的牧養(腓一19),從保羅那邊領受了福音的信息,受過他的牧養,如同欠他福音的債,並且保羅也是有著使徒屬靈的權柄,年紀也比腓利門大,但是即使是這樣身份的長輩,對待同工他也不會以命令方式對待,而是以一個謙卑、尊重的態度,去向腓利門為阿尼西謀求益處。

門 1:14 (CUV)
1:14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為什麼保羅也要如此向腓利門為阿尼西謀求益處?是因為也要鼓勵腓利門行善,行善是需要出於甘心,才會得賞賜,若是出於勉強,其實也沒有益處,保羅對待他的同工就是尊重,憑著愛心來求,好讓腓利門發自內心地在這善事上有份。

四、相信同工必能完工

門 1:21 (CUV)
1:21 我寫信給你,深信你必順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過於我所說的。

既然稱同工,表示大家也是一起與神同工,代表一種共同的生命價值觀,也是因為相信同一個真道,因此,保羅對同工也不用耳提面命,懷疑他做不到,擔心做不好,保羅與同工的互動就是信任,深信腓利門可以以基督的心接納一個被神改變,重新認識主的阿尼西謀,甚至所做的必定過於所說的。

弗 6:5-9 (CUV)
6:5 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
6:6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
6:7 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6:8 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
6:9 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並不偏待人。

不論是主人或是僕人,因為都有一個在上的主,表明都有同樣的價值觀,這就是真理的引導,從保羅對腓利門的認識,他既然對耶穌基督這麼有信心,也對眾聖徒有愛心,這真理的心在他當中,要腓利門『按真理而行』,這本來就是小事,只要相信他是個按真理而行的同工,就深信他必定能完工。

或許我們都有許多的朋友,但是有時若牽扯到上屬對下屬,或者有利益關係時,互動上或許也就多了這麼一點隔閡,但是今天有真理的人,互動上也讓我們看到,因為彼此有著同樣真理的引導,我們就能夠在主耶穌裡面過著彼此信任的生活,這是世界上找不到的。

朋友,看到這麼美好的互動關係,我們也應當效法,也願我們還在主耶穌外面的人,看到這層關係,歸入主的羊圈,因為在這裡面,就是『親愛的同工』。

星期五, 9月 05, 2025

給青年的一封信:青年的屬靈覺醒

 


創 28:16-17 (CUV)
28:16 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裏,我竟不知道!」
28:17 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每個人其實都不是一出生就認識神,一個人會知道有神的觀念,是被人告知,似乎也相信,但是對神的觀念仍然是模糊的存在。

聖經也談到一個青年名叫雅各,記錄了他是怎麼從親自體驗到神,進而改變了他的人生觀。

一、沉睡的雅各

創 28:10-11 (CUV)
28:10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
28:11 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裏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裏躺臥睡了,

雅各因為被哥哥以掃追殺,本來他為人沉靜,時常待在帳棚裡,這個時候是他人生面對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面對未知的考驗,現在逃到這個地方,睡著了,但也可以表明他以前沉睡的信仰。

1. 第三代信徒,但不完全認識神

神親自揀選亞伯拉罕這個家族,成為地上屬祂的兒女,從亞伯拉罕、以撒,現在到了第三代就是以掃與雅各,照理來說,從小出生在被神揀選的家庭裡,是受割禮的後裔(創十七14),有著神選民的記號,為人安靜,常住在帳棚裡(創二五27),他的媽媽利百加又比較疼愛他,可以推測雅各也聽過神怎麼創造這個世界,怎麼揀選他們這個家族,怎麼大河那邊過來到這裡的,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第三代信徒。

但是第三代信徒,他真的認識神嗎?此時的雅各,神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概念,沒有親自體驗過神的存在。這和我們很多人一樣,或許我們也出生在相信神的家庭,但是是否真的體驗過神,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信仰的第一代

2. 人意大過神意

創 25:34 (CUV)
25:34 於是雅各將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便起來走了。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

為什麼會被哥哥以掃追殺,當然也是雅各認識神的過程,當時的雅各用人的意思,得到了長子的名份,當然也是因為哥哥以掃的不看重,之後媽媽利百加也亂了套,雅各也順從人的意思套上了有如以掃哥哥的衣服,外面有毛好讓眼目昏花的父親以撒認錯,得了長子的福份,因此,他的哥哥以掃要追殺他,雅各也開始了他逃亡的人生,當然,這也都是在神的手中。

睡著的雅各,表明以前的信仰是屬乎人意,用人的意思奔跑自己的人生,跑著就累了,就睡著了。我們在沒有完全認識神以前,似乎也是如此,用我們自己的思維在『選擇』、『設計』自己的人生,神若愛我們,必定在我們這樣的信仰觀上,操練我們。

二、如何屬靈上真正地覺醒?

雅各睡醒了,第一句話就是『神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這是他第一次體驗到神,也是他人生轉捩點,從父母的信仰到他自己的信仰,從群體的敬拜到獨自面對神,從被動的信仰,到主動地追求,這就是他人生的新的階段,我們今天如何也在屬靈上真正地覺醒呢?從雅各身上,看到三件事情:

1. 培養仰望天家的人生觀

創 28:16-17 (CUV)
28:16 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裏,我竟不知道!」
28:17 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雅各睡醒之後,他真正地體會到神在這裡,終於知道通往天上的梯子,從門入天城,因此他的人生觀是往天上看,這樣的想法就會左右一個人的人生觀。

來 12:15-17 (CUV)
12:15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12:16 恐怕有淫亂的,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
12:17 後來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棄絕,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回轉,這是你們知道的。

對照他哥哥以掃的人生觀,聖經希伯來書解釋,他是『貪戀世俗』,因為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份賣給了雅各,聖經解釋,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份』,也因為輕看名份,也就沒有之後的福份,今朝有酒今朝醉,每天過著打獵、尋求享樂,因為他貪戀世俗,這就是與雅各的差別。

弗 5:15-18 (CUV)
5:15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5:16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5:17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5: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有一種醉,是醉在不明白神的旨意,因為酒會使人放蕩,人為什麼會去尋求,是因為享樂才是他們的人生觀,一但如此,就不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也就糊塗,不會明白主的旨意,一個謹慎行事的人,他的人生觀就是去愛惜追尋天上神的時間,因為這個世界都只是暫居,我家在天,若一個屬靈覺醒的人,他的人生就會開始思考這件事情。

2. 看重屬靈產業的延續

創 27:46 (CUV)
27:46 利百加對以撒說:「我因這赫人的女子連性命都厭煩了;倘若雅各也娶赫人的女子為妻,像這些一樣,我活著還有甚麼益處呢?」

創 28:1-2 (CUV)
28:1 以撒叫了雅各來,給他祝福,並囑咐他說:「你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28:2 你起身往巴旦‧亞蘭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裏,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兒中娶一女為妻。

身為第三代信徒,但是對屬靈產業的延續觀念也並非每個人都有,若知道神怎麼揀選我們這個家族,成為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與眾不同的群體,他就會看重信仰的傳承,信仰的傳承伴隨著婚姻觀,結婚的對象是有範圍的,就是同樣的信仰,唯一屬神的群體。

以掃因為人生觀已經是貪戀世俗了,因此婚姻選擇的對象自然也是貪戀世俗價值觀的人,這樣的婚姻觀,讓父母失去活下去的意義,屬神的父母,關心、看重的,是孩子是否能在屬靈上覺醒。

爸爸以撒勉勵孩子雅各,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不要像你哥哥屬靈上還在睡),去舅舅家裡那裡娶一女為妻,是因為父母看重這樣信仰,屬靈產業的延續,然而,孩子長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是不是可以想通,需要屬靈的覺醒。

創 28:6-8 (CUV)
28:6 以掃見以撒已經給雅各祝福,而且打發他往巴旦‧亞蘭去,在那裏娶妻,並見祝福的時候囑咐他說:「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28:7 又見雅各聽從父母的話往巴旦‧亞蘭去了,
28:8 以掃就曉得他父親以撒看不中迦南的女子,

雅各的婚姻觀,看重父母所看重的屬靈產業的延續,因此聽從父母的話,往母舅家拉班那邊去了,去了就是要結婚,這是因為他看重屬靈產業的延續,從雅各睡醒之後,我們看到他也確實看重這件事情,神也應許他的後裔要如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創二八14),就是神讓雅各有著深刻屬靈的體驗。

我們今天看重屬靈產業的延續嗎?一個青年若看重,表明他在屬靈上已經覺醒,這樣的覺醒並不是比較年長、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就會有的,而是要真正地體驗到神。

3. 生活以『神的殿』為中心

創 28:18-22 (CUV)
28:18 雅各清早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
28:19 他就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但那地方起先名叫路斯。
28:20 雅各許願說:「神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吃,衣服穿,
28:21 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神。
28:22 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

這是雅各醒來之後的立志,將路斯這個地方起名叫『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路斯是人的地名,伯特利表明是一個人認識神的地方,就是敬拜神的殿,也是一個人真正認識神必定會有的行為表現。雅各也向神許願,若神保守他面對未知的人生平安,他必定會回來伯特利,表明他的人生會以神的殿為中心,不會離開神的殿。

雅各當時面對離開人生所熟悉的環境,面對未知的人生,以前或許因為父母為帶領去認識神,但是離開這樣的環境,還會主動去找神的殿嗎?

正值青年開學期間,很多高中生要進入大學,到外地去讀書,會不會主動去團契?去當地的教會聚會?參與教會的事奉,主動與當地教會連結?一個屬靈上覺醒的青年,必定會這麼地做,到任何的地方,真耶穌教會就是你的家,願我們所有青年都能看重這份信仰,屬靈上應當覺醒。




真耶穌教會大專聯契,各區大專輔導傳道

北北區:王國慶傳道

北南區:林崇道傳道

桃竹區:陳立人傳道

中區:趙信祈傳道

中南區:劉恩平傳道

台南區:江有謙傳道

高屏區:黃重維傳道

東北區:藍孝威傳道

東南區:蘇立平傳道

西區:王鴻祥傳道

小弟現在牧養真耶穌教會中南區的大專聯契,若看到此文章的家長或是同靈,有各區到中南區讀書的外地青年,可以與小弟聯繫,願主幫我們掌握每一隻羊,在大專期間堅立自己的信仰。

給青年的一封信:一生當行何事為美?(3)—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道書的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享受人生所享受的一切,但是他繼續思考道理人生當中,一個人當行何事為美?繼續談及,人應當在有限的年日找尋同伴,這是神看為美的。 3. 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 4:7-12 (CUV) 4:7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4:8  有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