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06, 2024

神的道日漸興旺,越發廣傳(徒十二)


徒 12:24
CUV 12:24 神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

使徒行傳要看到的一個重點,神的道如何興旺,有時候,神要使教會興旺,會藉著許多的方式,好讓神的道能夠彰顯在屬神的百姓身上。

從使徒行傳第十二章看見,神的道是如何興旺起來呢?

一、藉著殉道者的生命

徒 12:1-2
CUV 12:1 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
CUV 12:2 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當時的希律王(希律亞基怕第一)逼迫教會,殺了使徒雅各,這個雅各是十二使徒之一,是使徒約翰的哥哥,希律王為了要討好猶太人,因此殺害了雅各,雅各的死是因為政治因素,為了鞏固在地的權力。

雅各既是十二使徒之一,以人的角度看,為了耶穌的真道獻身,照理來講應該要活得長壽,但雅各似乎是慘死刀下,這種衝擊,令人費解。

但從後面來看,特別記載殺了雅各的希律王被蟲咬死,然後神的道興旺起來,表明神要彰顯屬神同在的人的尊貴性,神的工人背後是神與他們同在,倘若有人要欺負、攻擊神同在的工人,為了神的道,神也必定刑罰,為了不讓他的道被毀謗。

約 12:24-26
CUV 12:24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CUV 12: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CUV 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一粒麥子的精神,就是願意為主犧牲自己的生命,有著這樣的精神,即使死了,也會結出許多子粒來,這個精神,不愛惜自己肉體的生命,看重的是屬靈的生命,是否造就更多屬靈的生命,主耶穌就是這樣做榜樣,因此服事主的人也應當有這樣的精神,雖然死了,信心仍舊說話。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來九27),因此並不在乎死的『時候』、『方式』,因為這不是人自己可以掌握的,最重要的是有沒有死在主裡面,死去的生命是否能夠彰顯主的道,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

二、藉著激勵教會為工人禱告

徒 12:4-5
CUV 12:4 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監裏,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個人,意思要在逾越節後,把他提出來,當著百姓辦他;
CUV 12:5 於是彼得被囚在監裏;教會卻為他切切的禱告神。

也因著雅各的死,教會體會正面臨逼迫,也因為如此,教會體會到使徒存在的重要性,因此迫切地為使徒彼得禱告,在使徒行傳常常看到,神的道能夠興旺起來,與教會是否同心為工人禱告有直接的關係。

徒 12:13-15
CUV 12:13 彼得敲外門,有一個使女,名叫羅大出來探聽;
CUV 12:14 聽得是彼得的聲音,就歡喜的顧不得開門,跑進去告訴眾人說,彼得站在門 外。
CUV 12:15 他們說,你是瘋了。使女極力的說,真是他。他們說,必是他的天使。

從使女羅大的反應看出,歡喜地顧不得開門,表示他們真正同心幫彼得禱告,想不到真的幫彼得禱告,現在彼得竟出現在門口,大家相當地高興,看得出教會是多麽同心幫神的工人禱告,背後原因是因為神的道。

徒 4:29-30
CUV 4:29 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
CUV 4:30 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著你聖僕【僕或作子】耶穌的名行出來。

弗 6:18-20
CUV 6:18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
CUV 6:19 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祕,
CUV 6:20 (我為這福音的奧祕,作了帶鎖鍊的使者。)並使我照著當盡的本分,放膽講論。

使徒時代當時的教會,看到常常為這些使徒禱告,並不是禱告有關身體健康,生活豐富,禱告的重點在於『放膽講論神的道』,因為眾人明白,教會是否發展,是與神的道有沒有被傳講出來有關,而神的道要透過這些工人的口才能夠講明出來,而神的道要能夠講明出來,是透過眾信徒為傳道工人禱告才能講明出來的,因此這是相符相成的事情。

身為教會的牧者,有時要站上講台講道、勸勉或寫下聖經的領受也是頗具壓力,有時也會失落信心,但是每當感受到有信徒正在幫助我們禱告,軟弱的腳就會重新站起來,站在台上可以感受到,我們不是一個人,而是背後有教會的弟兄姊妹正在幫我們禱告。

神的道日漸興旺起來,神的作為很奇妙,但也看到神所看中的,就是教會能否彰顯祂的道,或許藉著工人的離開,激勵我們,也願我們秉著愛神道理的心,為工人祈求,求主的道彰顯出來,使教會得榮耀。

星期六, 10月 05, 2024

安提阿教會(徒十一)

福音的擴張,有神的時候,但人也必須在福音的事工上,看到神的旨意與作為。

使徒行傳十一章,記載了當時使徒時代的教會傳到了一個地方叫安提阿,這個地方相當重要,福音事工在安提阿這個地方大大興旺,我們也可以從安提阿教會的身上學習,如何讓教會福音事工發展再更近一步。

到底安提阿教會有什麼值得我們效法呢?

一、有以福音為生活重心的信徒

徒 11:19
CUV 11:19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

使徒行傳第八章談到因為司提反被石頭打死了,因此耶路撒冷的信徒大遭逼迫就四散了,有些到了撒馬利亞,有些繼續往北,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可以說是現在的黎巴嫩,敘利亞等地方,這些信徒因著遭受逼迫逃出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他們並不是先安定自己的生活,而是他們沒有忘記主耶穌升天前的交代:但聖靈降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且要在猶太全地,撒馬利亞,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徒一8)。

因此,這些原本在耶路撒冷領受聖靈的猶太人,雖被逼迫,但也是帶著強烈的使命感出去的,一開始他們也是向猶太人傳道,表明這些人是當地的猶太人,有一種對族人的使命,要認識天上的神,因此生活的重心是以傳福音為主。

今天我們或許因為求學、就業、買房等原因,離開了我們原本所住之地,我們也應當效法安提阿教會的信徒,到了一的一個地方,以傳講福音為我們生活的中心,才來安排我們的生活,深信神必定會眷顧。

二、有願意跨出文化舒適圈的工人

徒 11:20-21
CUV 11:20 但內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傳講主耶穌。【有古卷作也向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傳講主耶穌】
CUV 11:21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居比路也就是賽普勒斯,古利奈人是非洲利比亞那一帶的人,從上下文看似乎也是原本從耶路撒冷因斯提反遭逼迫出來的猶太人,只是他們的家鄉是在這些地方,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那邊的希臘人傳講主耶穌,雖然古卷說也或作向說希臘化的猶太人傳講主耶穌,但對照上一節那些只向猶太人傳講主耶穌的人,這裡應該可以說是所謂的外邦人,也或許因著前一章使徒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因此這些人也向外邦人傳福音。

不論是說希臘化的猶太人,或者是真的希臘人,這些要傳講主耶穌給他們的工人,必須都要跨出原本文化舒適圈,要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也表明他們也要會講『希臘話』,對這些人而言,福音的視野是較為寬廣的,並不是很狹隘,只限於某一種民族,因此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更多了。

有時,我們因著自己原本所住的環境,成長背景,有著自己原本熟悉的人事物,那就是我們的文化舒適圈,但神的福音要傳開,需要有多一點的人能夠有文化的包容心,與不同的人接觸,關懷,真正實踐在耶穌裡,我們是一家人。

三、有被聖靈充滿的好工人

徒 11:22-24
CUV 11:22 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
CUV 11:23 他到了那裏,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CUV 11:24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安提阿教會的福音事工興旺的消息,傳回到耶路撒冷,他們就派一個好工人叫巴拿巴過去駐牧安提阿教會,巴拿巴是勸慰子,很會鼓勵人,又說他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許多人歸服了主,巴拿巴有幾個屬靈特質值得我們效法。

1. 擁有接納不同族群的心

為什麼派巴拿巴去?因為巴拿巴本身就是賽普勒斯人(徒四36),他在那邊長大的猶太人,對福音事工有更開闊的視野,相信主耶穌的福音不是只有猶太人,而是連外邦人也要進入神的救恩當中,因此更能接納來自不同族群、文化的差異性,更能促進安提阿教會族群的融合。

2. 擁有關懷軟弱工人的心

徒 11:25-26
CUV 11:25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
CUV 11:26 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此時巴拿巴到大數去找掃羅出來,這個時候的掃羅,已經回自己故鄉大數約有十年,當時為什麼回去呢?因為信了耶穌之後,回到耶路撒冷,放膽傳講真道,引起猶太人想殺掃羅,因此使徒也就請掃羅回大數家鄉去,這一去,就是去了十年。

想到十年前,當悔改信耶穌掃羅進到耶路撒冷教會,當時的門徒也都怕他,唯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將他的生命見證講給使徒聽(徒九26-27),明白神在掃羅身上的旨意。

十年之後,安提阿教會的聖工發展,因為當中有許多說希臘話的信徒,想到掃羅就是有那語言恩賜的工人(徒九29),因此找出失落的工人,使他重新站起來,他們兩個在安提阿一起同工一年,主也同工,改變了安提阿教會信徒的生命,也讓眾人看出他們生命的改變,因此被稱為基督徒從安提阿起首(徒十一26)。

我們今天如果教會有更多的被聖靈充滿如巴拿巴這樣的工人,相信教會必定會興旺,因為有著更寬廣福音的視野,也願意真誠地關懷失落的工人。

四、有對同靈彼此照顧的門徒

有先知亞迦布從耶路撒冷來到安提阿,藉著聖靈提到天下將有大饑荒,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但是安提阿教會的信徒聽到這件事情,就照各人的力量捐錢,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

不知道安提阿教會的信徒是否經濟能力充足?但是他們是一群因司提反事件遭逼迫四散的人,到了安提阿來聚集,或許生活經濟能力也是要從頭開始,因此,這些可以說是真心關懷需要的同靈,也因著他們對主的信心,對同靈彼此照顧的愛心,成就了這件事情。

我目前駐牧的關東橋教會也正在籌備建堂的工作,但是前陣子大灣教會也因為會堂要進行整修,提問是否可以到關東橋來募款,他們知道關東橋教會正在建堂,擔心會有疑慮,但是感謝主,關東橋教會的職務會也一致通過,讓大灣教會來關東橋教會募款,感謝主,後來看到信徒也踴躍地奉獻給大灣教會,雖在困難當中,但是卻仍然有同靈彼此相顧的心,相信神也必定會帶領關東橋教會的建堂工作。

願我們眾弟兄姊妹都能效法安提阿教會,有著更遠大的福音視野,將所有失散的羊找回到主的羊圈來。


星期五, 10月 04, 2024

一個虔誠的外邦人蒙拯救(徒十)


徒 10:1-2
CUV 10:1 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
CUV 10:2 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

聖經記載這天地是由神創造的,人也是由這一位神賞賜生命、氣息,然而,人活在罪惡當中,神也願意拯救活在罪中的人,神的救恩本來只臨到猶太人,非猶太人就稱為所謂的『外邦人』,本來『外邦人』與神的救恩是無關的,但是今天卻看到救恩的門打開給外邦人,這個人名叫哥尼流。

一、哥尼流


1. 義大利營的百夫長

當時此地是由羅馬政府掌權,哥尼流來到羅馬帝國的殖民地—猶太地任職,表示他也是個有身份地位的人,但是卻懂得敬畏神,這是不容易的。

2. 他是個虔誠人

更難人可貴的,他還是個拜神的人,不只他拜神,連他全家都敬畏神,這個世界相信也有同樣具有拜神觀念的人,並且虔誠地追求,相信正如你我一樣。

3. 多多賙濟百姓

哥尼流身為統治者的官,他卻是正直公義的人,不是藉機壓榨殖民地的百姓,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眼光,輕視當地居民,反而關心百姓,多多賙濟需要的人,表明他真的很有愛心,可以說他的信仰表明在他的生活當中。

4. 禱告蒙神垂聽

徒 10:4
CUV 10:4 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阿,甚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一個虔誠的人,甚至真正地有愛心的人,因此神也垂聽他禱告,因為人是由神所造,有著拜神的本性,並且也順從神所給的良心而行者,神也會垂聽他的禱告。

徒 10:34-35
CUV 10:34 彼得就開口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
CUV 10:35 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是啊,神是不偏待人的,各國中,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這也是神今天要教導我們的,相信如果我們有如哥尼流一樣,神的救恩也會有機會臨到我們身上的!

二、外邦人哥尼流怎麼得救?

徒 10:44-48
CUV 10:44 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
CUV 10:45 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
CUV 10:46 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
CUV 10:47 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
CUV 10:48 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他們又請彼得住了幾天。

人行義就有機會得到救恩,而人要怎麼得救呢,從哥尼流一家的見證我們看見兩件事。

1. 領受與使徒一樣的聖靈

本來猶太人要進入外邦人的家裡面已經是不合宜的事了,但是因為雙方都有聖靈的引導,因此神指示彼得『神所潔淨的,不可當作俗物』,因此彼得帶了六個人到了哥尼流的家裡,講道見證耶穌的復活,救恩的真理。

而講道時看見一件讓他們相當訝異的事情,就是聖靈的恩賜降在外邦人身上,而這個恩賜是什麼呢?就是聽見他們說方言,而這樣的見證是看得見的,所以他們說『見聖靈的恩賜降在外邦人身上』。

然而,使徒彼得他是怎麼判斷一個人領受與他們一樣的聖靈呢?就是因為『聽見他們說方言』,因次,使徒當時判斷一個人是否領受與他們一樣的聖靈,判斷標準就是這個人是否領受這個『必定領受的』聖靈的恩賜,因為說方言就是一個人領受聖靈的證據

羅 8:9
CUV 8:9 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裏,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

也因著哥尼流一家的人領受聖靈,表明他們就是屬基督的,這也是為什麼彼得敢打破猶太人的規矩,將救恩的門打開給外邦人,因為看到神救恩的見證臨到外邦人身上了。

今天我們要領受神的救恩,也應當領受與使徒一樣的聖靈,一個問題是,我們是否領受與使徒一樣的聖靈呢?

2.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施洗

哥尼流已經是一個敬畏神,並且行義,有愛心,甚至禱告蒙神垂聽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卻還沒有蒙拯救,必須經過洗禮,因為當時使徒他們很清楚,洗禮與赦罪的絕對關係。

徒 2:38
CUV 2:38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徒 8:16
CUV 8:16 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

看到使徒時代的教會,他們幫別人施洗,都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而非奉父、子、聖靈的名,因為他們領受聖靈後,明白父、子、聖靈的名就是耶穌,因此,在使徒行傳中,看到初期聖靈建立使徒時代的教會時,未曾有任何一次奉父、子、聖靈的名幫別人施洗,都是奉主耶穌的名。

朋友,現在正是外邦人得救的時間,或許我們也有如哥尼流一樣,有著身份地位,全家也敬畏神,行為相當有愛心,甚至我們禱告也蒙神垂聽的經驗,深信神的救恩也會有機會臨到我們的,願我們都能領受與使徒一樣的聖靈,接受奉主耶穌的名的洗禮,使外邦人得救的信息臨到我們身上。

弗 2:11-13
CUV 2:11 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
CUV 2:12 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
CUV 2:13 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

給青年的一封信: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5)—清潔

提前 4:12 (CUV)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要在許多事上作信徒的榜樣,最後提及清潔,一個願意在靈修上追求清潔的,信徒也能依著這樣美好的品德,信仰得造就。 什麼是清潔? 提前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