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6, 2025

親愛的同工(門)


門 1:1-2 (CUV)
1:1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
1:2 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

保羅寫信給腓利門,稱他為『親愛的同工』,時常看到保羅在書信當中常常提及他的同工,表明他對同工之間的屬靈情誼相當深厚,這也讓我們可以思考我們今天與同工之間應當如何互動,因為這一層關係,與一般世上的朋友是不一樣的。

一、禱告的時候時常提到你

門 1:4 (CUV)
1:4 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

保羅當時在監獄當中,因為福音的緣故被囚禁,生活上仍然可以接待來探訪的人並且向他們傳道(徒二八30-31),但是行動上仍然有些限制,對於同工的關懷也沒辦法親自面對面地關懷,但是保羅卻藉著禱告來紀念同工,因為禱告是超越空間,最有效的關懷。

提後 1:3-4 (CUV)
1:3 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祈禱的時候,不住的想念你,
1:4 記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的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

保羅寫信給提摩太,告訴他時常在禱告當中想念他,這真的是屬靈的情誼,超越年齡,也超越空間限制,只是因為這樣的人一起在神國的事上打拼,雖有軟弱,但仍然時常在禱告當中想到這樣的人,這就是屬靈的好同工。

路 22:31-32 (CUV)
22:31 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
22:32 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作工的過程,難免經歷一些魔鬼的攻擊,也是從神來的操練,有時也會讓工人失去信心,但是主耶穌也幫助彼得祈求,要他不至於失了信心,主耶穌關懷同工,也就是藉著真心的禱告,因為這是靈界的工作。

時常提到你,表明保羅真的很用心地幫每一位同工禱告,因此不是很虛偽或者禱告一次就結束了,可以想像保羅在獄中的生活,多多地花時間幫這些同工禱告,可以看到真情地流露,我們今天周遭也有許多朋友,若是真的屬靈上的好同工,我們也應當多多花時間去為這些工人禱告,這就是親愛的同工之間的互動。

二、因著信仰的好表現同得快樂

門 1:5-7 (CUV)
1:5 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或作因聽說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有愛心有信心〕
1:6 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作的。
1:7 兄弟阿,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腓利門對眾聖徒很有愛心,是因著對主耶穌的信心,因此他將他的家當作教會(門一2),家庭要當作教會,真的要很有愛心,當時使徒時代在開拓時,也是先穩定一個家庭,讓這個家庭當作這個點的福音中心,穩定聚會,當人漸漸多起來的時候,正式成立教會,有如腓立比教會(徒十六)的成立,是由賣紫色布的呂底亞一家開始,成為一個禱告的據點,也因著呂底亞一家樂於接待遠人(徒十六15),因此腓立比教會是從『家中的教會』來漸漸成立的,腓利門也是有這樣的心志,因此有愛眾聖徒的心,才願意將自己的家當作教會,讓人得以在此團契。

這也讓我想到去柬埔寨實習的日子,那時我是神學生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實習,當時有個弟兄不斷地向駐牧傳道提及,因為神祝福他,讓他家有機會擴展佔地面積,因此他願意將他的家當作教會,土地一半是他們家住的高腳屋,另外一半當作教會聚會、禱告、聯誼空間,他再三地向傳道這麼地說道。感謝主,確實神也祝福他,讓全村莊只有他一家有辦法鋪石子路,他也感受到因著對神有這份信心,就能對眾聖徒更有愛心,想到這些事情也讓我們在遠方的同工感到快樂。

林前 12:26 (CUV)
12:26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三、尊重同工,憑愛心求益處

門 1:8-11 (CUV)
1:8 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
1:9 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
1:10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謀〔此名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
1:11 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

想必腓利門也曾經受過保羅的牧養(腓一19),從保羅那邊領受了福音的信息,受過他的牧養,如同欠他福音的債,並且保羅也是有著使徒屬靈的權柄,年紀也比腓利門大,但是即使是這樣身份的長輩,對待同工他也不會以命令方式對待,而是以一個謙卑、尊重的態度,去向腓利門為阿尼西謀求益處。

門 1:14 (CUV)
1:14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為什麼保羅也要如此向腓利門為阿尼西謀求益處?是因為也要鼓勵腓利門行善,行善是需要出於甘心,才會得賞賜,若是出於勉強,其實也沒有益處,保羅對待他的同工就是尊重,憑著愛心來求,好讓腓利門發自內心地在這善事上有份。

四、相信同工必能完工

門 1:21 (CUV)
1:21 我寫信給你,深信你必順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過於我所說的。

既然稱同工,表示大家也是一起與神同工,代表一種共同的生命價值觀,也是因為相信同一個真道,因此,保羅對同工也不用耳提面命,懷疑他做不到,擔心做不好,保羅與同工的互動就是信任,深信腓利門可以以基督的心接納一個被神改變,重新認識主的阿尼西謀,甚至所做的必定過於所說的。

弗 6:5-9 (CUV)
6:5 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
6:6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
6:7 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6:8 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
6:9 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並不偏待人。

不論是主人或是僕人,因為都有一個在上的主,表明都有同樣的價值觀,這就是真理的引導,從保羅對腓利門的認識,他既然對耶穌基督這麼有信心,也對眾聖徒有愛心,這真理的心在他當中,要腓利門『按真理而行』,這本來就是小事,只要相信他是個按真理而行的同工,就深信他必定能完工。

或許我們都有許多的朋友,但是有時若牽扯到上屬對下屬,或者有利益關係時,互動上或許也就多了這麼一點隔閡,但是今天有真理的人,互動上也讓我們看到,因為彼此有著同樣真理的引導,我們就能夠在主耶穌裡面過著彼此信任的生活,這是世界上找不到的。

朋友,看到這麼美好的互動關係,我們也應當效法,也願我們還在主耶穌外面的人,看到這層關係,歸入主的羊圈,因為在這裡面,就是『親愛的同工』。

星期五, 9月 05, 2025

給青年的一封信:青年的屬靈覺醒

 


創 28:16-17 (CUV)
28:16 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裏,我竟不知道!」
28:17 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每個人其實都不是一出生就認識神,一個人會知道有神的觀念,是被人告知,似乎也相信,但是對神的觀念仍然是模糊的存在。

聖經也談到一個青年名叫雅各,記錄了他是怎麼從親自體驗到神,進而改變了他的人生觀。

一、沉睡的雅各

創 28:10-11 (CUV)
28:10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
28:11 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裏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裏躺臥睡了,

雅各因為被哥哥以掃追殺,本來他為人沉靜,時常待在帳棚裡,這個時候是他人生面對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面對未知的考驗,現在逃到這個地方,睡著了,但也可以表明他以前沉睡的信仰。

1. 第三代信徒,但不完全認識神

神親自揀選亞伯拉罕這個家族,成為地上屬祂的兒女,從亞伯拉罕、以撒,現在到了第三代就是以掃與雅各,照理來說,從小出生在被神揀選的家庭裡,是受割禮的後裔(創十七14),有著神選民的記號,為人安靜,常住在帳棚裡(創二五27),他的媽媽利百加又比較疼愛他,可以推測雅各也聽過神怎麼創造這個世界,怎麼揀選他們這個家族,怎麼大河那邊過來到這裡的,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第三代信徒。

但是第三代信徒,他真的認識神嗎?此時的雅各,神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概念,沒有親自體驗過神的存在。這和我們很多人一樣,或許我們也出生在相信神的家庭,但是是否真的體驗過神,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信仰的第一代

2. 人意大過神意

創 25:34 (CUV)
25:34 於是雅各將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便起來走了。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

為什麼會被哥哥以掃追殺,當然也是雅各認識神的過程,當時的雅各用人的意思,得到了長子的名份,當然也是因為哥哥以掃的不看重,之後媽媽利百加也亂了套,雅各也順從人的意思套上了有如以掃哥哥的衣服,外面有毛好讓眼目昏花的父親以撒認錯,得了長子的福份,因此,他的哥哥以掃要追殺他,雅各也開始了他逃亡的人生,當然,這也都是在神的手中。

睡著的雅各,表明以前的信仰是屬乎人意,用人的意思奔跑自己的人生,跑著就累了,就睡著了。我們在沒有完全認識神以前,似乎也是如此,用我們自己的思維在『選擇』、『設計』自己的人生,神若愛我們,必定在我們這樣的信仰觀上,操練我們。

二、如何屬靈上真正地覺醒?

雅各睡醒了,第一句話就是『神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這是他第一次體驗到神,也是他人生轉捩點,從父母的信仰到他自己的信仰,從群體的敬拜到獨自面對神,從被動的信仰,到主動地追求,這就是他人生的新的階段,我們今天如何也在屬靈上真正地覺醒呢?從雅各身上,看到三件事情:

1. 培養仰望天家的人生觀

創 28:16-17 (CUV)
28:16 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裏,我竟不知道!」
28:17 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

雅各睡醒之後,他真正地體會到神在這裡,終於知道通往天上的梯子,從門入天城,因此他的人生觀是往天上看,這樣的想法就會左右一個人的人生觀。

來 12:15-17 (CUV)
12:15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12:16 恐怕有淫亂的,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
12:17 後來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棄絕,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回轉,這是你們知道的。

對照他哥哥以掃的人生觀,聖經希伯來書解釋,他是『貪戀世俗』,因為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份賣給了雅各,聖經解釋,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份』,也因為輕看名份,也就沒有之後的福份,今朝有酒今朝醉,每天過著打獵、尋求享樂,因為他貪戀世俗,這就是與雅各的差別。

弗 5:15-18 (CUV)
5:15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5:16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5:17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5: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有一種醉,是醉在不明白神的旨意,因為酒會使人放蕩,人為什麼會去尋求,是因為享樂才是他們的人生觀,一但如此,就不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也就糊塗,不會明白主的旨意,一個謹慎行事的人,他的人生觀就是去愛惜追尋天上神的時間,因為這個世界都只是暫居,我家在天,若一個屬靈覺醒的人,他的人生就會開始思考這件事情。

2. 看重屬靈產業的延續

創 27:46 (CUV)
27:46 利百加對以撒說:「我因這赫人的女子連性命都厭煩了;倘若雅各也娶赫人的女子為妻,像這些一樣,我活著還有甚麼益處呢?」

創 28:1-2 (CUV)
28:1 以撒叫了雅各來,給他祝福,並囑咐他說:「你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28:2 你起身往巴旦‧亞蘭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裏,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兒中娶一女為妻。

身為第三代信徒,但是對屬靈產業的延續觀念也並非每個人都有,若知道神怎麼揀選我們這個家族,成為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與眾不同的群體,他就會看重信仰的傳承,信仰的傳承伴隨著婚姻觀,結婚的對象是有範圍的,就是同樣的信仰,唯一屬神的群體。

以掃因為人生觀已經是貪戀世俗了,因此婚姻選擇的對象自然也是貪戀世俗價值觀的人,這樣的婚姻觀,讓父母失去活下去的意義,屬神的父母,關心、看重的,是孩子是否能在屬靈上覺醒。

爸爸以撒勉勵孩子雅各,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不要像你哥哥屬靈上還在睡),去舅舅家裡那裡娶一女為妻,是因為父母看重這樣信仰,屬靈產業的延續,然而,孩子長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是不是可以想通,需要屬靈的覺醒。

創 28:6-8 (CUV)
28:6 以掃見以撒已經給雅各祝福,而且打發他往巴旦‧亞蘭去,在那裏娶妻,並見祝福的時候囑咐他說:「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28:7 又見雅各聽從父母的話往巴旦‧亞蘭去了,
28:8 以掃就曉得他父親以撒看不中迦南的女子,

雅各的婚姻觀,看重父母所看重的屬靈產業的延續,因此聽從父母的話,往母舅家拉班那邊去了,去了就是要結婚,這是因為他看重屬靈產業的延續,從雅各睡醒之後,我們看到他也確實看重這件事情,神也應許他的後裔要如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創二八14),就是神讓雅各有著深刻屬靈的體驗。

我們今天看重屬靈產業的延續嗎?一個青年若看重,表明他在屬靈上已經覺醒,這樣的覺醒並不是比較年長、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就會有的,而是要真正地體驗到神。

3. 生活以『神的殿』為中心

創 28:18-22 (CUV)
28:18 雅各清早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
28:19 他就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但那地方起先名叫路斯。
28:20 雅各許願說:「神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吃,衣服穿,
28:21 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神。
28:22 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

這是雅各醒來之後的立志,將路斯這個地方起名叫『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路斯是人的地名,伯特利表明是一個人認識神的地方,就是敬拜神的殿,也是一個人真正認識神必定會有的行為表現。雅各也向神許願,若神保守他面對未知的人生平安,他必定會回來伯特利,表明他的人生會以神的殿為中心,不會離開神的殿。

雅各當時面對離開人生所熟悉的環境,面對未知的人生,以前或許因為父母為帶領去認識神,但是離開這樣的環境,還會主動去找神的殿嗎?

正值青年開學期間,很多高中生要進入大學,到外地去讀書,會不會主動去團契?去當地的教會聚會?參與教會的事奉,主動與當地教會連結?一個屬靈上覺醒的青年,必定會這麼地做,到任何的地方,真耶穌教會就是你的家,願我們所有青年都能看重這份信仰,屬靈上應當覺醒。




真耶穌教會大專聯契,各區大專輔導傳道

北北區:王國慶傳道

北南區:林崇道傳道

桃竹區:陳立人傳道

中區:趙信祈傳道

中南區:劉恩平傳道

台南區:江有謙傳道

高屏區:黃重維傳道

東北區:藍孝威傳道

東南區:蘇立平傳道

西區:王鴻祥傳道

小弟現在牧養真耶穌教會中南區的大專聯契,若看到此文章的家長或是同靈,有各區到中南區讀書的外地青年,可以與小弟聯繫,願主幫我們掌握每一隻羊,在大專期間堅立自己的信仰。

星期五, 8月 22, 2025

給青年的一封信:大專學生靈恩會概況兼談『大專生的可以不可以』

今年大專班學生靈恩會於上個禮拜落幕了,感謝神,看到許多青年願意在暑假的時刻,放下手邊的工作,積極地參與大專班學生靈恩會,一同聚會、禱告、唱詩、查經、團契分享,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在地如天。

(大一、二總會班弟兄)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令人感動的,今年各班在報名時,都出現爆滿的現象,往往大一大二班很多人,到了大三、大四班就漸漸比較少人,因為大三大四有時會因為外在環境的引誘,暑期種種活動的取捨,讓一些大三、大四生漸漸無法以學生靈恩會為首要的暑期選擇,又面臨少子化的衝擊,因此大三、大四班人數會越來越少,但感謝神,今年大三、大四班傳出報名人數額滿,超過地方教會能夠接待的人數的消息,表明整體大專聯契努力地尋找迷失的人,也鞏固這些大專生,大專生會相邀在暑假時間參與學生靈恩會,呈現詩篇一二二篇的上行之詩所說:『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的景況。

禱告氛圍的營造

我今年負責大一二總會班課務組的工作,大一二班約有220名學員,這次以彼得前書為主要經卷,以『末世將到,基督再臨』為主題,談到被分散的選民,應當在主再來臨之前,行善敬虔度日,裝備自己,更懂得警慎自守,警醒禱告、切實地彼此相愛、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等候基督再臨。

以鼓勵禱告為整題追求的方向,感謝神,所有學員都一致地追求屬靈的操練,時常看到吃飽飯後,大家各自主動地到會堂去禱告,往往要接受按手祝福的學員過多,教牧處還請求總會一些傳道長執來協助按手,每次禱告都約有一百多位需要接受按手祝福,有時跪墊不夠,學員就跪在地上,看出大家自己追求屬靈的心,感謝主耶穌,也賞賜兩位學員寶貴的聖靈。

不只是總會班,各班在禱告上面都相當地追求與主動,聽其他傳道分享,各班中午都是跪滿人,到最後禱告幾乎都是全部出去接受按手祝福,好像也沒有人教,大專生似乎都有這樣的共識,讓這段期間教會充滿禱告的聲音。

(大一、二總會班姐妹)

承認自己的軟弱:一位學員的『對不起』

約一 1:8-9 (CUV)
1:8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
1:9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為了幫助學員專心學習,班務收了學員的手機,但吃完晚餐給予大家可以領取一小段時間,之後繳回,收了幾天也沒有什麼狀況,到了約第四天,某位輔導人員反應,有學員將充電器夾在手機殼裡,當作手機繳回,正在報告此事時,那位學員出現了,我還沒認出是誰,那位學員看到我,手裡拿著他的充電器,他第一句話就說:『對不起』,下一秒眼匡開始泛淚,似乎有很深的自責在心裡,我將他拉到角落,以免讓人看到他的軟弱,沒有說任何話,只告訴他:『知道了,你要跟主耶穌悔改喔』,他點點頭,擦了一下眼淚,將原本的手機繳回,離開了,之後再也沒看到充電器與手機殼的組合繳交過來。

這件事情看似小事,但是讓我感到相當地安慰,當人一但在真理上追求,在聖靈裡禱告,很多軟弱會自己跑出來,也不需要人說什麼,似乎聖靈這恩膏也讓人住在教訓裡,因為人懂得誠實面對神,承認自己的軟弱,這不就是屬靈上的追求所看到很大的見證嗎?

約一 2:27 (CUV)
2:27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裏,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面。

 

(大一、二花壇班)

大專生的可以不可以

到了疑難解答的時間,似乎也在真理上面得到造就,許多大專生在信仰上深深考究自己的行為,但面對現今複雜的大學生活,也越來越多題目來提及:傳道,可不可以…。也因為這樣的題目過多,也以聖經的一些原則談及可不可以的方向。

1.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林前 6:12 (CUV)
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那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

保羅勉勵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當時也是自由開放的社會,在行事為人雖活在真理中凡事都可以行,但仍然有真理的引導,第一談到:是否有益處?

這益處並非只考慮自己,也考慮周圍的人。

林前 13:5 (CUV)
13:5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林前 10:33 (CUV)
10:33 就好像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

保羅的行事為人,談及在基督裡是自由的,但是卻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雖然凡事都可行,但是考量點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站在眾人的角度。是否對眾人有益處,這就是愛。

2. 凡事都可行,但總不受他的轄制

繼續談及可以不可以的事情,保羅談及不受轄制的原則,全世界都臥在這惡者手下(約壹五19)、這是空中掌權者的邪靈(弗二1-3),魔鬼也藉著屬乎物質、情慾的事情引誘人陷在罪惡裡,令人無法自拔地『成癮』,似乎不做不行,論及這樣事情的可以不可以,保羅談及原則:不受他的轄制。

打電動似乎也是學生時期的一個過程,不是不可以,但倘若陷在其中,無法自拔,被綁住了,那就不可以,這也是聖徒的行事準則,總不受他的轄制。

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林前 10:23 (CUV)
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保羅在思考可以不可以的事情,往往會多一層思考,是否造就人?表明不是專顧自己,這個世代已經是個專顧自己的世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平台、自媒體可以為自己發聲,考慮層面往往是以『自己』為中心,但是今天聖徒會多一層考量,做這樣事情是否造就人呢?

弗 4:29 (CUV)
4:29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似乎周圍的環境,說髒話、言語性騷擾等已經習以為常,也因為大環境是如此,也不會有人因為言語時常帶三字經就被抓去關,似乎以人來看,這是『可以』,但是從聖徒的行事為人看,要去思考是否造就人。

4. 或吃或喝,都為榮耀神而行

林前 10:31 (CUV)
10:31 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吃喝是小事,但在這些事上,聖徒應當思想,是否榮耀神?因著這樣的思維,許多人在他的婚禮、喪禮上也都能突顯這個心態,不是為自己辦,而是是否造就人,榮耀神?

大專生會面臨許多引誘人失去神的榮耀的情形,大專生有著這樣的思維,相信能在行事為人上,多一層思考,願我們都能有著敬虔的心,來度餘下的光陰。


(大三臺中班)

(大四永康班)

給青年的一封信:一生當行何事為美?(3)—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道書的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享受人生所享受的一切,但是他繼續思考道理人生當中,一個人當行何事為美?繼續談及,人應當在有限的年日找尋同伴,這是神看為美的。 3. 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 4:7-12 (CUV) 4:7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4:8  有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