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10, 2023

束上帶、點著燈(二)--按時分糧

你們腰裏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路十二35-36)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路十二42-43)


二、按時分糧

    談及主必快來的信息,主耶穌講了忠僕與惡僕的比喻,關鍵就在束上帶、點著燈,而實際的行為就是這忠僕懂得『按時分糧』,能夠按時分糧,首先當然要先有『糧』囉。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喫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六51)
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

    天上的神親自成為肉身,來到世上,名字叫做耶穌,而主耶穌所說的道,就是生命的糧,人必須吃這個才有屬靈的生命,但是看到在末後的日子,人心飢餓與飢渴,是因為不聽神的話,今日疏於領受神的道,屬靈的生命如同飢餓一般,倘若又疏於每日讀經,一個餓、兩個餓,全家餓,那麼饑荒就蔓延在神的全體當中,『按時』表明一種生活模式,生活上明白神的時候,若沒有『按時』領受糧,何談分糧呢?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1)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作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提後四2-5)

    從這比喻當中看到,主耶穌談及他必快來的重點,在主要在來之前的日子,聖經提及是相當艱難的日子,是人必厭煩純正道理的日子,是耳朵發癢的日子,是充斥許多假師傅的日子,可是面對這樣的挑戰,這僕人依然能夠『按時』分糧,看起來已經是沒有神話語的黑暗世代,但是他依然能夠將腳前的燈點燃,將神的話語繼續照亮這黑暗的世代,表明他看得清楚神的旨意,也看得到前頭的路,明白神的心意,得以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那僕人若心裏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僕人和使女,並且喫喝醉酒;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或作把他腰斬了〕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路十二45-46)

    不忠心的僕人他也在等待,也知道主人會回來,可是心態是『主人必定來得遲』,在這樣的信仰心態下,就會造成在生活上去動手打僕人與使女(屬乎血氣)、吃喝醉酒(沈迷享樂),當人屬乎血氣,生命重點只放在世間的享樂,或許也正在分糧,但是沒有被聖靈充滿,也就不會去明白主的旨意為何了(弗五17-18)。

    有時也在思考,同樣都是僕人,同樣都在等待,同樣明白主人必再來,可是為什麼在信仰上的反應還是有分忠心和不忠心的呢?或許就是差在這個心態吧:主人必定來得遲。我們都不知道主人何時會來,但是這也是主人要考驗他的僕人是否忠心的關鍵,看到似乎主人快要再來的現象,真的隨時都有可能會再來,但也看到主人再來的日子,也是按時分糧的日子,願我們都能束上帶、點著燈,按時分糧,成為那忠心有見識的僕人!


星期一, 3月 06, 2023

束上帶、點著燈(一)--警醒等候

你們腰裏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主人來了,看見僕人儆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路十二35-37)

    主耶穌在世上講了很多的比喻,也希望真心想要了解天國道理的人可以得著屬靈的智慧,更加地認識他,因此講了許多的比喻。在此提及主人也就是天上這位神,叫做耶穌,他要再次從天降臨,那時就要來審判萬民,主人來了,能夠蒙福得稱為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並非他的能力過強,而是因為他懂得束上帶、點著燈,表明他維護一個僕人的精神,不容一刻打盹,時常點著神的話語,靠著聖靈常常禱告,而具體束上帶、點著燈的內容是什麼呢?

一、警醒等候


家主若知道賊甚麼時候來,就必儆醒,不容賊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路十二39)

    僕人可以一看到主人回來,就立刻給他開門,是因為他警醒等候,如同等候賊來到一樣,賊來了不會告訴你明確的時間,但是一個心理有預備的人他也相信必定會來,即使沒有說什麼時候來,但總是常常警醒,即使信仰上已經束上帶了,表明是個僕人的精神了,但也不因此鬆懈,深信主必再來。

    有時我們因為生活的忙碌,信仰上的成就感,或者對照周圍的『僕人們』鬆懈信仰狀態,導致我們也漸漸地覺得似乎也是如此等候也沒有關係,主人會回來的事實就漸漸地變成一種口號與自我安慰,一但屬靈的眼睛不小心閉起來了,沈睡了,當主人臨時回來時,我們就沒有辦法『立刻』給他開門,得著主人的稱讚與賞賜。

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主的日子來到,好像夜間的賊一樣。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弟兄們,你們卻不在黑暗裏,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幽暗的;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總要儆醒謹守。(帖前五2-6)

    主來的日子好像賊來到一樣,又好像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預產期在怎麼準也不能百分百確定(小弟的小孩一個提早兩個禮拜,一個去催生),為什麼人會失去那顆警醒的心,不小心活在黑暗裡呢?原因就是必定有『平安穩妥』的時候,生活很平穩,也沒有太大的風浪,處在這樣的信仰狀態久了,主人要回來的事情就會漸漸地不是這麼地在意了。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講述了他要再臨前世界的現象和教會的逼迫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就講了三個比喻要我們得以做預備,而第一個講到就是十童女的比喻,五個聰明的和五個愚拙的童女,他們同樣都有燈,同樣也有油,同樣都睡著了,可是為什麼會分成聰明與愚拙呢?差別就是在『預備』,新郎也沒有說何時會回來,可是聰明的卻懂得預備油,因為他們深信『新郎必定回來』,而這些愚拙的為什麼會沒有預備油呢?或許有個心態是:我已經有油了。一旦有這樣的認知,認為油已經夠了,也就對新郎要回來的期待感也會降低,也知道新郎會回來,可是那預備的心就漸漸地失去了,而最後是在門外哀哭切齒了。

    今年隨著補班補課、過年、228連假等,時間已經飛快地進入三月,隨著忙碌的生活也漸漸沖淡了世界上所發生的災難,我自己也是,照理來說,越忙碌的事奉生活應該是要幫助我們更加地警醒,但怎麼在忙碌的事奉生活中反而漸漸地忘記了主人要再來這件事情呢?三、四月是我們真耶穌教會的靈恩會期,願我們能夠互相提醒,主人必快回來這件事,得以再次警醒成為那忠心的僕人,主人一回來,就立刻給他開門!

你們也要豫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路十二40)

星期日, 12月 04, 2022

飛行天使為何要飛?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他大聲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啓14:6-7)

聖經中的啟示錄是耶穌基督的啟示,讓當時的使徒約翰看到,啟示末後的事情,若深信這本聖經者,時常閱讀啟示錄者,必能在末後的日子有信心、有盼望,等候耶穌基督再臨,審判萬民。

使徒約翰看到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傳講永遠的福音給住在地上的人,而這個天使,原文是使者,可以指著一個人,也可以指著一個群體,有人稱這飛行的天使是『網路』,然而網路本身不會傳福音,而是人願意善用最快速度的資源,飛在空中,來傳達永遠的福音。這個飛行的天使飛出來的時間,是神施行審判的時候,表明這是神所派的一個已領受永遠福音的群體,提醒地上的人,把握成為天上人最後的機會,因為最後的大災難,是專給地上的人(啓八13)。

近年來,也因為疫情的緣故,網路的宣教越來越普及,有許多宗教團體走上網路,也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將福音『宅配到家』,更是許多教會也開始推出『飛行天使』有關的事工,善用網路的資源,將福音觸及到各個角落,相信這也是神在動工,然而我們也當注意的是,根據聖經,飛行的天使是永遠福音的本質,而非只重視硬體的設備,倘若有著最好的『飛行設備』,但卻沒有傳講永遠的福音,如此就不是聖經中所談及這飛行的天使,當然,如果是真的飛行的天使,有著良好的飛行裝備,相信是可以更有效地將福音傳給各國、各族、各方、各民的。

有鑑於此,當教會在訓練有關飛行天使的事工,應當要重視的這群人對『永遠的福音』的認識與傳講,在靈性上操練,有信心地走上網路,如此一來,才符合聖經神對這飛行天使的要求,而地上的人如何分辨這是否是出於神所派飛行的天使,就是去看他是否傳講『永遠的福音』。

因此,飛行天使為何要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神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而這個天使願意飛起來傳講,是因為有一種拯救靈魂的使命感,也是出於對神的敬畏,更可以說是一種急迫性,因為時候不多了,若從聖經的架構看到,這些天使需要經過忍耐(啓十二12),而傳講完了,神審判的快鐮刀就臨到,所以這個天使會不斷地傳講,直到審判前的最後一刻。

或許這飛行的天使有時也會心累,因為『永遠的福音』的內容是末世大環境中不能接受的道理,願我們互相鼓勵,藉著聖經神的話語,靠著聖靈的幫助,使我們可以更有信心地飛起來,忠心傳揚,也願還沒領受這永遠的福音的人,趕緊悔改轉向神,躲避最後的大災難,因爲,神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

給青年的一封信: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5)—清潔

提前 4:12 (CUV)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要在許多事上作信徒的榜樣,最後提及清潔,一個願意在靈修上追求清潔的,信徒也能依著這樣美好的品德,信仰得造就。 什麼是清潔? 提前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