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3, 2024

一百隻羊少一隻-談團契關懷in大清交團契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太18:12-14)



羊的迷失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詩100:3)

天上的神講述他與我們人的關係,有如牧人與羊一般,因為我們人是由他所造,我們也是屬他的,每一隻羊在人生當中,必須要找到那回家的路,也就是找到那創造人的獨一真神,主耶穌。

可是,為什麼屬神的羊會離開屬神的羊圈呢?

1. 可能是疏於聽見主的聲音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10:16)

主的羊圈只有一個,因此,羊能夠得屬靈生命的地方只有一,為什麼這群羊成了草場外『另外的羊』呢?因為沒有聽見主的聲音,因此,主耶穌的做法並非在外面另設羊圈,而是藉著『傳講他的聲音』領他們回來。

屬神的羊,走著自己認為對的人生路,想要探索草場外的人生,聽不進去主的聲音之時,他就成為了那迷失的羊,主耶穌說外面的盜賊會毀壞、殺害我們屬靈的生命,改變了我們對真理的認知,人就容易走上那迷失的道路了。

2. 可能是同靈之間的推擠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在肥羊和瘦羊中間施行判斷。因為你們用脅用肩擁擠一切瘦弱的,又用角牴觸,以致使他們四散。(結34:20-21)

在屬神的團體當中,當然不一定每一隻羊都是強壯的,也有瘦弱的,在神的國度當中,彼此做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林前12:22),神要打造一個真正能夠彼此相愛的國度,但是有時在互動中,因為屬靈上的『互相推擠』,或許有些羊就受傷了,因而遠離這屬神的團體。

在牧會的過程當中,難免走訪到許多迷失的人家中,許多人心中其實有神,但是離開的原因,不是因為神,而是因為人,實屬可惜啊!

3. 可能是因為牧人專顧自己

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的牧人發預言,攻擊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禍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嗎?你們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瘦弱的,你們沒有養壯;有病的,你們沒有醫治;受傷的,你們沒有纏裹;被逐的,你們沒有領回;失喪的,你們沒有尋找;但用強暴嚴嚴地轄制。因無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結34:2-5)

有時我們也會常常以這段檢討自己的信仰狀態,當時神的國度難道沒有牧人嗎?一定有的,但是這邊怎麼說沒有牧人呢?原來當牧人專顧自己,在神眼中等於沒有牧人,因無牧人,羊就分散。

羊一但四散,就成了野獸的食物,這就是屬靈上要面臨的危險,很多時候一隻羊離開了,不會發現外面有危險,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要吞吃我們的生命(彼前5:8)。

不論什麼原因,一隻羊還是這麼地離開了。

主的作為:立即去找,直到找著,一同快樂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一百隻羊中少了一隻,主人會發現呢?主耶穌說:『 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約10:3)

可以思想的是,主既然認得每一隻羊,能叫出每一隻羊的名字,表明他每天都在數算,因此,一百隻羊少了一隻馬上就知道,而趕緊去找。

原來,今天主耶穌他也正在數算我們每一隻羊,是否仍在屬他的草場中呢?

阿盛的故事

我當兵是在做替代役,在花蓮的新城國中,工作內容是要輔導中輟生回到學校就學,阿盛是其中一位中輟生,父母離異,隔代教養,奶奶對於他不去學校也束手無策,每每看到我,就無奈地對我攤手地說:『去找他,他在裡面房間打電動』。

或許是出於一種基督心腸,或許也是因為我曾經在信仰上迷失過,對於阿盛這樣情況的人,總覺得看到以前信仰上的影子,是啊,我也曾經活在那黑暗角落中,遊戲自己的人生,於是對他多了一分找尋的心。

有一天,我從學校出發,騎半小時往南找尋另外一位中輟生(花蓮幅員遼闊),準備騎車回學校休息,突然想起阿盛,似乎很久沒有找他了,但那天又下著小雨,本想打銷這樣的念頭,但心裡有一種感動閃過去,似乎神感動我思想:『你以前我不也是這樣找你回來嗎?』,想到這邊,油門就給他『催』下去,往北再騎約半小時的車程到了阿盛家,雖然也是日常的寒暄,可是卻讓我印象深刻。

但是阿盛的就學情形也不是馬上好轉,仍然斷斷續續地來學校。當他國三要面對畢業考時,他仍舊很少到學校,阿盛的班導跑來找我,告訴我看是否可以今天去找阿盛,給了我明天畢業考補考考卷的題目與答案,看看阿盛是否可以『背答案』,倘若考及格,他似乎還有機會拿到『畢業證書』,於是我再次出發去找阿盛。

阿盛拿到了考卷,我也轉達老師對他的關愛和期許,他看著考卷似乎也萌萌懂懂,老實說,我內心本來覺得他連『背答案』可能不一定有辦法,因為題目蠻多的,但總是給予他一絲絲的盼望。

沒有想到他隔天真的來考試了,並且還考及格,他們班老師跟我來報好消息,眼眶都紅了,想不到一個中輟生,竟然還有及格拿畢業證書的一天。畢業典禮那天,阿盛看到我,給了我一個『熊抱』,雖在不言中,但是滿心感謝。真不知道他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是否有找到耶穌才是我們人生的標竿呢?

思考找尋迷羊的動力

這件事情也影響著我後來願意投入專職事奉的動力,是啊,我們也曾經活在那遠離主的草場的信仰生活,走著自己人生認為對的路,但是卻是聽不見主聲音的環境。

今天主耶穌說他是好牧人,他願意尋找迷失的那隻羊,回到他的草場,倘若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相信你也願意聆聽主的聲音,他在呼喚,他在數算,他在等待,願所有迷失的羊,回到主的羊圈來。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星期二, 1月 30, 2024

更美的大祭司(來五)

凡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或作要為罪獻上禮物和祭物〕他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故此他理當為百姓和自己獻祭贖罪。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亞倫一樣。(來五1-4)

希伯來書的作者解釋新約為何是更美的約,舊約百姓在曠野時,敬拜神的方式就是藉著祭司與藉著到會幕,甚至藉著牛羊的血,獻祭與神,但到了新約,主耶穌來了,聖殿也沒有了,主耶穌教導人今日拜神是要用心靈與誠實來拜神(約四24),那麼要如何解釋舊約大祭司的職任呢?大祭司只有一位,如何藉著大祭司一年一度進入至聖所獻祭呢?希伯來書的作者解釋,主耶穌就是這更美的大祭司,在神與人中間作中保。

一、辦理人與神之間的事

大祭司的工作替人辦理屬神的事,表明大祭司就是個橋樑,搭建起人與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來我們活在這個世界是作仇敵,與神不好的,但是藉著耶穌的寶血,使我們成為和睦,也因為耶穌,猶太人與其他外族人合而為一,打破了中間隔斷的牆,使我們眾人與神和好(弗二14-16)。

我們今日也能夠蒙神的救贖,藉著耶穌寶血的洗禮,洗去我們的罪,使我們本來作罪人的身份,能與神和好,因此,我們應當時常倚靠耶穌,因為我們已經找到這更美的大祭司。

二、獻上禮物和贖罪祭

大祭司每年贖罪日,要進到至聖所,代替百姓來贖罪,先為自己與本家獻祭贖罪,再來帶領全部祭司,替百姓贖罪,表明必須時常反省自我,不被人的情慾、私慾所引誘,合乎神的心意來敬拜神。

主耶穌他也成為我們每個人信仰追求的最佳榜樣,有時,我們都有軟弱與隱而未現的罪,根據舊約獻贖罪祭的精神,連隱而未現的罪也必須要獻贖罪祭(利四13-14),因此,我們也藉著信靠祂,成為我們信仰的標竿,時常反省自己是否合乎神的旨意,獻上我們的禱告。

三、體諒那愚蒙和失迷的人

大祭司要為眾百姓獻上禮物和贖罪祭,就是擔當百姓的罪,替百姓向神求赦免,體諒並非認同罪惡,人子耶穌在世之時也是被軟弱所困,帶著肉體,會哭,會餓,但是他凡事為我們做榜樣,大聲哀哭,流淚懇求,學習順從,這就是我們大祭司,他願意體恤我們每一個人的軟弱,為我們禱告。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4-16)

有時我們因為一些軟弱,就漸漸地不敢向神懇求,不願踏進教會,不想與屬神的兒女來交通,而魔鬼也在當中作亂,心裡告訴你:『你的神不愛你了』,當人陷在這樣的軟弱當中,也就漸漸地失去誠實面對神的信心,但是主耶穌要成為我們的中保,願意體諒我們軟弱,願我們坦然無懼地來到他施恩的寶座前,再次得到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星期二, 1月 16, 2024

起初的信心(來三)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來三14)

聖經是講述神的救恩,神創造宇宙萬物,彰顯祂的榮耀,更重要的是,神要建造屬靈的工程,就是藉著祂所揀選的百姓,建立更美的一個家。神在舊約時期藉著忠心的僕人摩西,帶領著百姓出埃及,過紅海,為要建立屬靈神的國度,而到了新約,這個國度也必要完成,因此,天上的神親自來到世上,也就是耶穌,他要來完成建造這屬靈國度的工作,並且他是比摩西更有尊榮的。

然而,舊約的選民與我們今日一樣,神揀選了這一群獨居的民,但是許多人卻不得進入安息,倒在曠野,因此這一章當中,連結我們新舊約的信仰,也提醒著我們新約的選民,要以舊約的歷史為鑒戒,從中思考幾個問題,讓我們堅定對神的信心。

一、是否硬著心?

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來三7-8)

神愛屬他的人,因此特將他的話語傳給摩西,期待百姓能夠過著屬神百姓的生活模式,過著敬神愛人的生活,很可惜,這些百姓在曠野時期常常試探神,用著自己的標準在拜神,有如當時神已透過摩西告訴百姓,要在曠野繞行四十年了,但依舊有人不願意順服神,硬著心試探神,擅自上山要去攻打原本神要給他們的迦南地,但是神卻不與他們同在,被仇敵殺退了(民十四39-45)。

有時候,心硬可是說人本主義的展現,當我們的觀念已不再以神為中心,人就會想要脫離這屬神的國度,另立一套人的標準,倘若我們恢復起初神對我們信仰的引導,藉著聖靈的幫助,人必定可以重新順服真理,使我們的石頭心變為肉心(結三十六26-27)。

二、是否迷糊不曉得神的作為?

在那裏,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來三9-10)

神並不是沒有作為,神在舊約摩西時期,帶領著百姓行走在曠野當中,每天有雲柱火柱帶領著他們,沒東西吃神降下嗎哪給他們吃,沒有水喝神叫磐石出水,並非只有一天,而是四十年之久,這些百姓其實每天都在看神蹟,可是人卻軟弱,不是神沒有作為,是人迷糊不曉得神的作為了。

當人習慣於一種安逸的信仰生活型態,很容易會把神每天的作為當作理所當然的,又或者是活在埃及久了,人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脫去,因此也看到許多百姓仍停留在拜偶像的觀念,一遇到人生的困境就埋怨神,對組織不服就要另外帶人回埃及如可拉(民十六),我們今日應當以此為鑒戒,其實每一天用靈言禱告的同時,那就是很大的神蹟了,神每一天帶領著我們的路往前行,遇到人生所有的際遇,都有神美好的安排。

三、是否天天彼此相勸?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來三12-13)

信仰上若是獨行是軟弱的,因此神帶領著百姓,在曠野中與他們同行,要百姓過著彼此相愛,一體的信仰生活團體,因為若有一人軟弱,另一人可以將他扶起,人為甚麼會把永生神離棄,是因為存著不信的惡心就被罪迷惑,倘若我們都在這信仰的團體中,我們可以互相勸勉,可以時常調整自己的腳步,保守在屬神的國度裡。

趁著還有今日,這也似乎告訴我們勸勉有時效性,也看到一種不放棄的精神,倘若我們還活著的一口氣,就當勸勉那存不信的惡心的人回頭,或許神給他們一顆悔改的心,憐憫他們,也未可知。

親愛的朋友,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有『真神』的存在?或者說你也曾經被這位神感動過但現在漸漸不信了?又或是你想要回到屬神的團體卻沒有信心走回來?今天這篇文章的信息就是讓我們彼此勸勉,在我們的有限的年日中,轉向神,找回那起初的信心。

給青年的一封信:一生當行何事為美?(3)—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道書的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享受人生所享受的一切,但是他繼續思考道理人生當中,一個人當行何事為美?繼續談及,人應當在有限的年日找尋同伴,這是神看為美的。 3. 有限時間找尋同伴之美 傳 4:7-12 (CUV) 4:7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4:8  有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