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31, 2021

永遠的證據(出三一)

 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暢。(出三一16-17)。

    從出埃及記二十四章開始,摩西上山領受神的話語,從二十五章到三十一章神清楚指明會幕的樣式給摩西,這是一個段落,在指示完摩西會幕的樣式後,神也清楚呼召神的靈充滿、心中有智慧的比撒列出來,也安排了一位同工亞何利亞伯與他同工,說明兩件事情,一、神的工要完成必定會親自呼召屬靈的工人,二、神也必定安排同工,今日處在這末後的世代的我們,我們應當預備自己,完成神末後的工作,也不必感到孤單,因為神必定安排屬靈的同工。

    把這些事情指示摩西之後,神再次強調,要摩西吩咐以色列民,務要守神的安息聖日,並要世世代代遵守,語畢,摩西準備下山,表明神親自強調安息日的重要性,更說明一件事情:守安息日是選民永遠的證據。

    結 20:11將我的律例賜給他們,將我的典章指示他們;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結 20:12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為聖的。結 20:13 以色列家卻在曠野悖逆我,不順從我的律例,厭棄我的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大大干犯我的安息日。「我就說,要在曠野將我的忿怒傾在他們身上,滅絕他們。

    以西結書是當時以色列選民被擄到外邦,神在外邦之地興起先知以西結,前面幾章提到選民信仰的墮落,在神的殿中拜偶像,到二十章提及被擄到外邦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不遵守神的典章,厭棄神的律例,最重要的,干犯神的安息日,因為這是選民忽略了安息日的重要,忽略安息日是神在他們中間的證據。

    路 4:16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
    徒 17:2 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
    路 23:56 他們就回去,豫備了香料香膏。他們在安息日,便遵著誡命安息了。

    因為干犯安息日導致國家滅亡、被擄,因此在選民心中知道,絕對要守安息日,這也是為什麼連主耶穌和使徒都不敢更改安息日的道理,甚至將守安息日這件事情,當作他們「平常的規矩」,主耶穌與當時的法利賽人辯論安息日的問題,但是並沒有說他「廢掉」安息日、或者「不守」安息日,耶穌只是和他們辯論「怎麼守」。這也是為什麼當耶穌斷氣後,那些跟從耶穌的人遵著「誡命」守安息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在使徒行傳裡未曾看見使徒們開會說要更改安息日變主日,因為在他們心中,安息日是選民的證據,安息日不曾更改,也沒有人有權更改。

    既然耶穌沒有更改,使徒也沒有更改,那麼,到底是怎麼安息日變成主日的呢?364年,老底嘉會議更改了,1562年天特會議也不否認,教會權柄高於聖經,更改安息日,這些歷史事實,相信對一個在這個末世要遵守神道理的人,必定看到這樣的道理。

    賽 56:6 還有那些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愛耶和華的名,要作他的僕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是我)約的人。賽 56:7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賽 56:8 主耶和華,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趕散的,說:在這被招聚的人以外,我還要招聚別人歸併他們。

    在以賽亞書五十六章論及之後要給外邦人的救恩,將有一群外邦人,並非猶太人,但這些人會與神聯合,甚至守安息日不干犯,神就領他們到他的聖山,所獻的祭必蒙悅納。

    親愛的朋友,我們應當一起成為這預言當中的外邦人,不論來自哪裡,不分民族、國家、社會階級,要遵守安息日,因為這是神向他選民的立約,是與選民中間永遠的證據。

星期日, 5月 30, 2021

要以這香為至聖(出三十)

你們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做香,要以這香為聖,歸耶和華,凡做香和這香一樣,為要聞香味的,這人要從民中剪除。(出三十37-38)

    神吩咐摩西建會幕,從外院的院惟、銅祭壇、洗濯盆,到聖所裡面的陳設桌、金燈臺、金香壇,甚至經過布幔到最裡面的至聖所,法櫃那裡的施恩座,這一步一步教導事奉者要潔淨自己,追求聖潔。聖所裡的金香壇,祭司要在金香壇上獻上搗的極細的香,面對這法櫃的施恩座,就是與神相會的地方(出三十36),那今日我們蒙主寶血救贖的祭司,這香對我們來說是什麼呢?

    啟 5:8 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

    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表明今天一種身分,從預表上看,表示中保的代求。在今天的禱告上,值得我們來追求的部分,要以這香為至聖,禱告有著屬靈的樣式。

    第一,不可按這調和之法為自己做香:私意的禱告。禱告是與神交通,不為自已,跪下來的地方,如同金香壇,是與神相會的地方,看起來調和之法對了,禱告有跪下了,但是禱告的內容如果體貼自己的意思,而不體貼神的意思,這樣禱告的香達不到神的面前。

    雅 4:3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 4:4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淫亂的人原文作淫婦〕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

    太 16:22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太 16:23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彼得聽到耶穌要被殺,或許是出於一種愛心的反應,拉著勸耶穌勸他,但這樣的舉動,卻被耶穌趕撒旦,原因是:只體貼人的意思。今天我們出於一種熱心的禱告,或許方法都對了,但是只看重人的意思地禱告,無法達到神的面前。

    第二,聞香味的要從民中剪除:注重外表的禱告。祭司燒香,不能用凡火,需要從祭壇取火(利十六12-13),而祭壇的火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利九24),祭司如果在獻香的事情上不注意這細節將在侍奉上跌倒,正如拿達、亞比戶的鑑戒(利十1-2)。獻香不是表演,禱告不是凸顯自己,而是要滿足神的需要,會聞香味有一種心態:我獻的真香。

    路 18:11-14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18:12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18:13 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阿,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18:14 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法利賽人的禱告,注重外在,高舉自己的義,但耶穌不喜悅這樣的禱告,反觀稅吏,罪人的代表,不斷地承認自己不配,求神憐憫,認罪的禱告,耶穌反而看重,提醒我們今天所有禱告,應當謙卑,時常檢視自己的所行所為,是否合乎神的旨意,也勉勵我們,不當在禱告中數算自己的義,因為,要以這香為至聖。

    約一 5:14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甚麼,他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他所存坦然無懼的心。

星期四, 5月 27, 2021

為榮耀、為華美(出二八)

 你要給你哥哥亞倫做聖衣為榮耀,為華美,又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靈所充滿的,給亞倫做衣服,使他分別為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出二八2-3)

    神揀選亞倫和他的後裔供祭司的職分,為了顯明這職分的尊貴性,神命摩西為祭司作聖衣,因為他們是最接近事奉核心的一群人,穿上這件聖衣,是要為榮耀、為華美、為分別為聖,要擔當百姓一切,因此這個職分在選民的團體當中,極其重要。

    來 5:1 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辦理事,獻上禮物,贖罪祭;〔或作要為罪獻上禮物和祭物〕來 5:2 他能體諒愚蒙的,失迷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來 5:3 理當百姓自己獻祭罪。來 5:4 大祭司的尊榮,沒有取,惟要所召,亞倫一樣。

    大祭司的職分不是自取,是蒙神所召,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認知。聖經當中記載一個利未人可拉,也在會幕中服侍,可是他想得祭司的職分,不清楚祭司的職分是神選的,他私下串聯流便支派的人,煽動百姓回埃及,攻擊摩西和亞倫,這件事情惹神憤怒,使地開口,吞了可拉和他的家人,甚是有火燒了其他抗議份子,第二天,百姓還對這件事情發怨言,繼續攻擊摩西亞倫,神就使瘟疫進入他們中間,已經死了一萬四千七百人,亞倫站在活人和死人中間代求贖罪,才止息這場瘟疫,後來神使亞倫的杖發芽,證實了祭司蒙神所召的正當性(民十六-十七)。從這件事情凸顯祭司的尊貴性,並且祭司要為百姓來代求贖罪。

    今日我們受洗之後就成為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這背後都是出於神的揀選,蒙神所召,受洗之後就是披戴基督了(加三27),因此,穿上這件祭司的聖衣,要顯出這聖衣的「質」,可是,蒙神所召的人,未必都能好好地保守這件為榮耀、為華美的衣服。

    太 22:11 進來觀看賓客,那裏有一個沒有穿服的。太 22:12 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穿呢。那人無言可答。太 22:13 於是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腳來,把他外邊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齒了。太 22:14 因為被召的多,選上的人少。

    主耶穌講了這個比喻,說到天國好比一個王為兒子設擺娶親的筵席,各樣都齊備了,出去請人來,許多藉口推拖了王的筵席,因為所召的不配,所以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很可惜有一個沒有穿禮服,就被丟在外邊的黑暗裡了。第一批召的人可指著現在猶太人,因為他們不信,所以救恩臨到外邦人,也就是今日的我們,不論善惡都召了來,但是被召了卻沒有穿禮服還是被丟出去,可見,禮服與得救有關係。

    啟 19:7 我們要歡喜快樂,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自己豫備好了。啟 19:8 蒙恩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細麻衣就是所行的義。

    同樣論及羔羊的婚筵,這些進去的人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也就是聖徒所行的義,這些能去赴羔羊筵席的人,跟隨耶穌到底,在生活上不斷地藉著道理來省察自己,且真正地實踐在他們的生活中,得以赴羔羊的筵席,真正顯出這屬靈祭司聖衣的質,為榮耀,為華美。

    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是的,但必須在生活上倚靠聖靈,實踐敬神愛人之經訓,今日我們已蒙神所召,被世界分別出來的眾祭司們,我們應當遵行聖經的道理,將這祭司的聖衣穿好,顯出這聖衣的價值,讓眾人看到我們所行所為,就看出這是神的榮耀與華美。

    啟 22:14 那些洗淨自己衣服有福了,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城。

    啟 22:14 Blessed are they that do his commandments, that they may have right to the tree of life, and may enter in through the gates into the city.

    

給青年的一封信:大專學生靈恩會概況兼談『大專生的可以不可以』

今年大專班學生靈恩會於上個禮拜落幕了,感謝神,看到許多青年願意在暑假的時刻,放下手邊的工作,積極地參與大專班學生靈恩會,一同聚會、禱告、唱詩、查經、團契分享,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在地如天。 (大一、二總會班弟兄)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令人感動的,今年各班在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