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6, 2024

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可一)


主耶穌在傳道的過程,醫治了許多疾病,目的是要證實主的道,人能夠因著相信神的道,自然醫病的事情會發生,因為主耶穌是為了傳道而來(可一38)。

在眾多醫病的神蹟當中,馬可特別記載了幾段,表示他自己也很有印象,明白主耶穌醫治的過程中,講述這天國的道理,這裡記載了一個大麻瘋來找耶穌的過程。

可 1:40-45
CUV 1:40 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CUV 1:41 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
CUV 1:42 大痲瘋即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
CUV 1:43 耶穌嚴嚴的囑咐他,就打發他走,
CUV 1:44 對他說,你要謹慎,甚麼話都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因為你潔淨了,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
CUV 1:45 那人出去,倒說許多的話,把這件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

一、大痲瘋

大痲瘋是一種皮膚上的病,會擴散,舊約利未記用了兩章很長的篇幅記載,大痲瘋應當如何處理,內中提到,要給祭司查看,並不是給醫生,記錄在聖經當中,因此大痲瘋並非只是一種病,而是代表罪,罪的影響力會擴散,因此得了大痲瘋的人,必須被『隔離』在營外,當有人要靠近的時候,必須要告知對方:不潔淨了。(利十三~十四)

雅 5:15-16
CUV 5:15 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CUV 5:16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新舊約一再地引導我們思考,病與罪的關係,為什麼人會恢復信心的祈禱,是因為人經過了彼此認罪的過程,因為經歷很深層地檢討、認罪、互相代求,就能相信主必定醫治疾病,因為他經過了這赦罪的過程。

我們今天也應當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生病,但屬神的人,第一步必定會去思想神的作為,或許是管教、或許是操練,背後都有神的美意,因為人明白,大痲瘋要找耶穌。

二、耶穌動了慈心

許多神蹟奇事的發生,是因為主耶穌動了慈心,對這個人有憐憫的心,人可以從罪的生活中得著釋放,瞎眼的得醫治,使人得著因信而得的救恩,接納認罪回頭的兒子。

得大痲瘋的人要被隔絕在外,是不能與人群接觸的,但是主耶穌卻伸手摸他,這就是主耶穌動了慈心的行動,倘若人願意承認自己活在罪孽之中,但是仍然謙卑地渴慕主耶穌的救恩,主若肯,必能叫我們潔淨了。

三、得潔淨的靈修

從主耶穌的反應,看到主耶穌特別囑咐這個得潔淨的人,應當做的事,告訴一個得潔淨的人,應當有的信仰靈修反應。

1. 去把身體給祭司查看

這是根據舊約的律法,大痲瘋得潔淨與否,是由祭司鑑定,要去看是否還有擴散的現象,因為這是『信仰層面』的事情,一個大痲瘋要得潔淨,他是經過祭司一段時間的觀察,雖沒有擴散,但是仍然要閉鎖七天,再繼續等候觀察是否發散,所以這段過程對得潔淨的人是很煎熬的。

『倘若祭司說我不潔淨怎麼辦?』這個人的內心或許會有這些掙扎,但是他要願意順服,也深信主耶穌醫治了他,走過這段赦罪的操練,坦然站在祭司面前,而祭司就是親眼見證神潔淨他的過程,原來一個人要得潔淨,自己會知道,祭司也會知道。

全世界都握在這惡者的手中,神的百姓在這大環境當中,也容易進入這罪的影響,沾染了污穢,但是要得潔淨,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這過程中必須謙卑等候,並且對神有信心、盼望,因為知道這是必須走過的操練,倘若潔淨了沒有給祭司查看,若發散了,該如何呢?

2. 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

主耶穌交代得潔淨的人要去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看得出來主耶穌其實很看重律法,並非將舊約的內容拿掉,因為舊約到新約是一脈相承,同一位神的信息,舊約是影子,新約是更美,主耶穌也藉著這樣的事蹟,告訴我們舊約如何處理大痲瘋的事情,新約也當如何去面對罪的事情。

獻上禮物表明這個人他願意遵守律法,聽從主耶穌的話語而遵守,這才是一個真正得潔淨的人當有的靈修,並不是只為了得潔淨,但是卻不願遵守主的道而行。

約一 2:3-4
CUV 2:3 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他。
CUV 2:4 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裏了。

有時候我們也陷在這樣的軟弱當中,或許身體得了一些病痛來找耶穌,也因著耶穌的憐憫,病得痊癒,但是之後是不是願意照著主所說的話語而遵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正認識神的人,是願意遵守神的誡命,因為他是一個真理在心中的人,這也是主耶穌使人得潔淨的期待,主耶穌憐憫的過程,更看重我們當遵守主的道,有這樣的行為,生命自然而然地對眾人做證據,周圍的人也會看見,我們得潔淨了。

3. 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

主耶穌嚴嚴地囑咐他,打發他走,什麼話都不要說,這讓我們非常地難以理解,今天得潔淨的人不就是要大聲為主作見證嗎?

CUV 1:45 那人出去,倒說許多的話,把這件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地方;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

這個人得潔淨,出去倒說許多的話,這件事是傳開了,但是卻造成耶穌的麻煩,讓我們知道得潔淨的人應當要有這『閉口』的靈修,並不是一直到處做見證。

為什麼造成耶穌的麻煩?因為後來的人並沒有看見他得潔淨的過程,大痲瘋是代表罪,每個人知道他是罪人,倘若又知道是主耶穌潔淨了他,有些律法主義的人重點不是看到他潔淨,而是扭曲重點聽見主耶穌破壞律法,怎麼可以摸這大痲瘋的人呢?

一個人要得潔淨,是需要經歷一段赦罪的操練,有著靈修的生活,外人會自動看見主在我們身上的作為,願我們所有活在罪中之人,能夠效法這樣的操練,將身體給祭司查看,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讓耶穌的作為繼續傳揚出來,醫治更多活在死蔭幽谷中的人。

星期六, 7月 20, 2024

假冒為善的有禍了(太二三)

 

太 23:1-3
CUV 23:1 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
CUV 23:2 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CUV 23:3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馬太福音二十三章,特別針對文士與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談論,從當中我們看到主耶穌的用語算是很強烈,證明今日主耶穌他要更正的,就是虛假的信仰。

假冒為善的信仰


1. 能說不能行

太 23:4
CUV 23:4 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

主耶穌說他們所吩咐的,表示是教導律法的內容,那是對的要去遵行,但是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教導但是不能行。

當人教導律法,但是卻不去行,就如同將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道理是對的,無奈卻不能造就人。

番 3:4-5
CUV 3:4 她的先知是虛浮詭詐的人;她的祭司褻瀆聖所,強解律法。
CUV 3:5 耶和華在她中間是公義的,斷不做非義的事,每早晨顯明他的公義,無日不然;只是不義的人不知羞恥。

西番雅時期的祭司褻瀆聖所,強解律法,英文說是對律法很暴力,很暴力地去講述神的律法,但是行事為人卻行不義的事,神也要來刑罰這樣的人。

愛神的,就必遵守神的道,不能說愛神,但是卻不遵守神的道,這就是一種假冒為善的信仰。

2. 所做要讓人看見

太 23:5
CUV 23:5 他們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

文士與法利賽人,將配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這樣別人就更可以清楚看到他們是將聖經經文記在心上的人,記住經文本是好的,但是動機若只是故意要人看見,那就不好了。

太 6:5-6
CUV 6:5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CUV 6: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主耶穌教導我們禱告,不可像假冒為善的人,故意在十字路口上禱告,為的是叫人看見,禱告原是好的,但是如果禱告是故意要人看見,這就不好了。

主耶穌要教導我們不是不要有敬虔的生活,而是人在過著敬虔的生活之時,也應當要由心發出,不是『故意』要人看見。

3. 喜愛人的榮耀

太 23:6-7
CUV 23:6 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裏的高位;
CUV 23:7 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

身為人,都喜悅人的尊重,有了權力,身份地位,就自然會得到人的尊重,社會上如此,宗教信仰的領袖也不例外,當然這世界一切有權柄,有地位的,也是神安排他們坐在那個位子,人人也都當順服(羅十三1-7),因此不是說不能坐在那個位子上,神也從塵埃中提拔人,但是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是因為他們『喜愛』這件事,人生觀、事奉觀是為了爭奪坐在會堂裡的高位,要得人的榮耀的心態,這就是主耶穌所責備的。

帖後 2:3-4
CUV 2:3 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
CUV 2:4 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裏,自稱是神。

末後的日子,必有大罪人,沉淪之子會顯露出來,他們的特點就是高抬自己,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表明也是信仰的層面,魔鬼也運用人的驕傲,引誘人成為沉淪之子,這樣的信仰就如同法利賽人的信仰一樣了。

既然主耶穌對虛假的信仰是相當厭惡的,我們今天應當如何來追求真實的信仰呢?

真實的信仰

雅各書的主題就是尋求真實的信仰,聽道必須行道才為真,談及三個層面。

雅 1:26-27
CUV 1:26 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
CUV 1:27 在 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1. 勒住自己的舌頭:言語的靈修

雅 3:2
CUV 3:2 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舌頭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言語所說的就是心裡所想的,因此追求真實的信仰的人必定會勒住自己的舌頭,不讓頌讚與咒詛從同一個口出來,一旦在言語上面有一點點瑕疵,他也會在禱告當中去思想、悔改,求神赦免他『冒失開口』的罪。

因著自媒體的發展,每個人現在都有自己的平台,可以隨時隨地地發表自己的言論,不論是聲音、影像、文字,這些都是言語,但追求完全的人,會注意所言與真道是否相符,污穢的言語不會從他的口裡出來(弗四29),這就是真實的信仰。

2. 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真誠的愛心

孤兒寡婦表示他們是需要幫助的人,但是幫助他們或許得不到什麼好處,因為他們不是這個世界有權有勢的人,倘若今天我們的信仰,所做的都是為了讓人看見,那麼就不會看到群體當中的這些人。

孤兒寡婦已經很可憐,更何況他們還在患難中,表示有一種急切性,這需要不虛假的愛心,看到群體當中最小的一個,或許別人看不見這樣的行為,但是我們的父在暗中查看,必定會報償,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是真實的信仰。

3. 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分別為聖的信心

一個追求真實的信仰的人,他必定是遵守神律法真道的人,神的律法引導人要追求聖潔,若願意謹守遵行,表明他具備一個分別為聖的信心,用行為來證實他的信心。

雅 4:3-4
CUV 4:3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CUV 4:4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淫亂的人原文作淫婦〕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

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所以我們在這過程中只能做選擇,並不能腳踏兩條船,法利賽人追求外在的敬虔,外表看起來是粉飾的墳墓,但是裡面裝的死人骨頭,洗淨杯盤的外面,裡面卻盛滿了勒索與放蕩,外表有聖潔,但是內心是世俗的心,這都成為我們的鑒戒。

假冒為善的人有禍了,願我們都能追求言語的靈修,真誠的愛心,與分別為聖的信心,追求真實的信仰。

星期五, 7月 19, 2024

怎麼不穿禮服呢?(太二二)

 

太 22:12-13
CUV 22:12 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
CUV 22:13 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主耶穌繼續談及天國的道理,講了一個比喻,天國好像一個王要為他的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本來打發了僕人去找原本被召的人,但是這些人不理會,還有些人把僕人殺了,王憤怒燒了他們的城,第二次再次打發僕人出去,不論善惡都招聚了來,但是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問他為何不穿禮服,他也無言可答,就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了。

被召的人


1. 第一次被召

羅 10:1-4
CUV 10:1 弟兄們,我心裏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CUV 10:2 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
CUV 10:3 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
CUV 10:4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神的救恩一開始是臨到以色列人,並且將律法賞賜給他們,神親自來到世上,成為肉身的樣式,讓律法所說的話成就在耶穌身上,全世界的人,也應當因著信耶穌基督而得著義,因為他才是律法的總結。

但是以色列人雖有熱心,沒有真正認識神的真知識,就如比喻當中這第一次被召的人,王差遣僕人去邀請他們參加王的兒子娶親的筵席,但是他們卻不理會,甚至有些人將王的僕人殺了,因此,本來被召,但是不配,因為以色列人的不信耶穌,所以救恩臨到了外邦人。

2. 第二次被召

王第二次請僕人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這第二次召的人,即所謂的『外邦人』,這些人能夠被邀請,是因為『原本所召的人不配』,所以救恩臨到了外邦人,這就是神對我們的邀請。

神的救恩是向全世界的人敞開的,或許有些人原本是善,有些人原本是惡,但是這些人都被神揀選進入這救恩的筵席,我們真是不配,人生本來活在大路上,與這個救恩筵席是沒有相關的,走著自己的人生路,行事為人也是活在罪惡之中,但是主救恩的門向我們敞開,差遣他的僕人們傳講這邀請的信息,因此我們今日得以進到這救恩的筵席中。

禮服是什麼?

雖然被選召進入這救恩的大筵席,但是裡面卻有人沒有穿禮服,依然被王質問,為什麼不穿禮服呢?沒有穿禮服的人最後也被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到底這禮服是什麼呢?

1. 洗禮穿上義袍

加 3:27-29
CUV 3:27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CUV 3:28 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CUV 3:29 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本來救恩是臨到以色列人,但是因為他們的不信,救恩臨到了外邦,不分什麼樣的人也要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承受產業,聖經說到,當我們受洗歸入基督,就是披戴基督了,受洗之後就穿上這聖潔的義袍了。

在基督耶穌裡要成為一,不分什麼樣的人,有如比喻當中的『不論善惡』都召了來,但是當人接受洗禮洗去了罪,有著聖潔的義袍,就是穿上這禮服,應當保守這屬靈的身份,將來要去赴羔羊的婚宴。

2. 經大患難得洗白

啟 7:14
CUV 7:14 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

經過洗禮之後,應當除去自己的污穢,行在神聖潔的真道上面,但是人要行在這真道上,有很多的軟弱,人必須經歷大患難,也就是神煉淨的過程,才能夠熬煉出真實的信心,當然走過了大患難,倚靠主耶穌的寶血,就能再次將污穢的衣裳洗白淨了。

瑪 3:2-3
CUV 3:2 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
CUV 3:3 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

主來的日子,如煉金之人的火,會煉淨神的工人,當工人被煉淨之後,他們就能憑公義獻供物給神,在這過程當中,倚靠自己能力的都站立不住,換句話說,被煉淨的工人會經歷站立不住的時期,或許會讓人要放棄信仰,但是願意重新倚靠神站起來,深信這是神煉淨的過程,就是走過大患難的這群人。

我們或許有許多的軟弱,在服事過程也不清楚,但是神要屬祂的工人得以完全,必定會讓他們經歷這樣的大患難,我們也應當倚靠耶穌的寶血,洗淨我們污穢的衣裳。

3. 聖徒所行的義

啟 19:7-8
CUV 19:7 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豫備好了。
CUV 19:8 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羔羊的婚宴,就是最終神要來迎娶教會,我們就是這個新婦,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表明是在生活當中,要能夠行出義,也就是遵行聖經的真理,穿上這件細麻衣,才能赴羔羊的婚宴。

約一 1:8-9
CUV 1:8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
CUV 1:9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聖徒所行的義不是表示他們沒有軟弱,而是他們懂得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時刻地檢視自己是否行義,倘若誠實地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並且願意轉回行義,神是信實地,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因為我們體會什麼是『聖靈的更新』。

這三件(洗禮穿上義袍、經大患難得洗白、聖徒所行的義)衣服也可以說是同一件,在信仰追求完全的過程中,倚靠聖靈的幫助,有時污穢卻願意洗白,表明我們應當時常地在神面前悔改,因為我們是一個願意穿禮服的人,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裝飾整齊,穿上禮服去赴羔羊的婚宴。

給青年的一封信: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5)—清潔

提前 4:12 (CUV)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要在許多事上作信徒的榜樣,最後提及清潔,一個願意在靈修上追求清潔的,信徒也能依著這樣美好的品德,信仰得造就。 什麼是清潔? 提前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