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5月 23, 2021

明眼人變瞎了(出二三)

 不可受賄賂,因為賄賂能叫明眼人變瞎了,又能顛倒義人的話。(出二三8)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神頒布這些律例典章,一切都是神要教導選民有智慧,當遇到問題時,才能做出屬靈的判斷。

    從第一節到第九節,幾件事情會讓我們失去屬靈的判斷,第一,隨夥與隨眾(2-3):「不可隨夥佈散謠言」,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十八8),多數人所傳的不一定就是真理,智慧人能三思,以真理為標準。第二,被情感侷限(3-5):「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因為有正義感的人往往同情弱者,但在爭訟的事上,弱者未必全是被害者。第三,因錢財、地域觀念而偏差:「不可欺壓寄居的」,以自己民族、血緣、地域觀念,很容易就會偏袒自己人,失去屬靈判斷的心,明眼人也會看不清楚是非對錯。

    提前 6:9 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迷惑,落在網羅,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敗壞滅亡中。

    彼後 2:15 他們離棄路,就走差了,隨從比珥之子巴蘭路,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彼後 2:16 他卻為自己的過犯受了責備;那不能說話的驢,攔阻先知狂妄。

    錢財的迷惑,自古以來就是使人失去屬靈判斷的重要殺手之一,許多人或許曾經是明眼人,但因為錢財,就陷在網羅裡。聖經記載一位禱告很有權柄的先知,名叫巴蘭,名聲可以傳播到遠在2300公里外的摩押地,因此,摩押王巴勒拿重金請巴蘭先知來咒詛以色列人,神的旨意很清楚,不可咒詛以色列人,但巴蘭禁不起誘惑,第一次拒絕,但還是向神來求問第二次,表明他的心已經被錢財擄去了,他執意要去咒詛以賺錢,神愛巴蘭提醒他,在路上使驢子開口,攔阻他的愚妄,但是檔不住,到了摩押地,還是執意咒詛,神使咒詛的話變作祝福的話(申二三4-5),他還是執迷不悟,沒有冷靜思考怎麼以前禱告這麼有權柄,現在禱告完全不一樣,堅持要賺到那筆錢,因此獻計策引誘什亭女子出去和以色列百姓行淫亂(啓二14),最終被神點名,要將巴蘭殺了(民三一8)。

    曾經一時的明眼人,因為錢財的迷惑,失去屬靈的眼睛,看不清楚神的作為,給予我們今日每一位明眼人很大的警惕,屬靈的眼睛需要時時保持警醒,才不至於因為種種引誘,失去了真理的判斷力。

    「法、理、情」法律上也是這樣講,在真理的判斷上更是如此,不會因為這個人跟我們有什麼交情而妥協真理的判斷,也不會因為多數人同情窮人就將神的公義偏袒了,更不應該因為錢財的誘惑而失去我們對神的忠心,但這一切,需要我們彼此追求,使我們屬靈的眼睛都是2.0,看得清、看得遠,使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明亮的眼睛,看透魔鬼一切的詭計。

    太 6:22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亮,光明。太 6:23 你的眼睛花,黑暗;裏頭暗了,黑暗是何等大呢。太 6:24 一個人不事奉兩個主;不是個,就是這個那個;你們又事奉神,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

星期六, 5月 22, 2021

也作過寄居的(出二二)

 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出二二21)。

    神所吩咐的律例典章,對於生活上所發生的問題,都提出了處理原則,目的就是希望這一群被神揀選出來的百姓,能夠真正實踐天國的道理:彼此相愛。倘若整個家庭、社會、國家、國際之間,大家都能夠建立在這種建立互信、與罪斷絕、彼此存憐憫的心、順服掌權者的觀念上,想必不會有國要攻打國、民要攻打民的事情了吧!這樣的國度,誰不想加入呢?

    聖經告訴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寄居的,是作客旅的(來十一13),雖然活在這個世界,但是不屬這個世界,正如出埃及的預表,曾經活在這罪惡的世界也就是埃及地,但因神的憐憫,救贖他的百姓出埃及,過紅海,從萬民當中分別出來,特作神的子民。今日的我們,也曾經活在這罪惡的埃及世界,但因神的憐憫拯救我們出來,過了紅海(洗禮:林前十1-3),洗去我們的罪,成為在萬民當中被神分別出來的神的子民,這樣的愛,神要我們牢牢記住,因為我們也曾住在埃及,這個罪惡的世界裡。

    約一 4:19 我們愛,因為我們。約一 4:20 說,神,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看見弟兄,就不沒有看見神。〔有古卷作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約一 4:21 的,也當弟兄,這是我們所受命令。

    因著這樣被拯救出來的愛,天上的神希望他的兒女,能夠用這樣的愛來愛自己的弟兄,今天一個能夠真正去愛人的,是因為回想神曾經這樣愛過我,我願意愛我的弟兄,但很可惜的,有時候我們不小心忘記了我們也曾住過埃及。

    主耶穌曾說一個無憐憫心僕人的比喻,談到一個僕人欠了王一千萬銀子,妻兒都賣了但還是什麼都沒辦法償還,但僕人俯伏求主人,主人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且免了他的債,但這僕人一出去遇到他的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要他還錢,雖然他同伴對這僕人說了這僕人之前對主人所說一樣的話,但僕人依舊故我,這事傳回主人,叫了僕人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不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太十八21-35)。

    曾經自省,有時如同這僕人,天上的主人耶穌動了慈心,藉著洗禮洗去我的的罪債,有如天價一千萬銀子無法償還,但看到自己的同伴欠了自己如同十兩微不足道的錢,往往行為也是像這僕人,相當計較。原來,今天要能夠真正從心裡饒恕人的動力,就是要回想主怎麼饒恕我們的,主曾用重價把我們從埃及之地救贖出來,怎麼今日看到有些人得罪我們一些事情,就無法饒恕呢?

    西 3:13 倘若這人那人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愛人的動力,即回想神饒恕我們罪債這樣的愛,我們應當如此去愛那些與我們有嫌隙的人,更愛那些寄居的,因為,我們也作過寄居的。

    

星期五, 5月 21, 2021

永遠服侍主人(出二一)

倘或奴僕明說: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不願意自由出去,他的主人就要帶他到審判官那裏。又要帶他到門前,靠著門框,用錐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遠服侍主人。(出二一5-6)

    神不但將十誡賜給以色列百姓,成為他們信仰生活的準則,建立拜神的規矩,也將典章賜給他們,好讓他們在神應許的美地上面,建立一個彼此相愛的社會,享受從神而得的恩典,因此典章說到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有神指引的方向。

    從神設立的勞資問題處理,看到神要人尊重奴僕的人性尊嚴,因為每個人在神眼前不會因社會地位的差異而有所分別(利二五39-40),因此神訂定奴僕服侍主人的年限,六年,第七年可以自由(出二一2),也指引出在勞資互動上,雙方當以愛心相待,這也告訴我們,今日工作的互動上,要建立在神的道理,也就是從神而得的愛上面。

    弗 6:5 你們作僕人的,懼怕戰兢,誠實的你們肉身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弗 6:6 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基督的僕人,遵行旨意.弗 6:7 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弗 6:8 因為曉得各人行的事,不論是為奴的,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主的賞賜。弗 6:9 你們作主人的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你們,一位天上,偏待人。

    從以弗所書當中,前三章在講揀選,本來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的人,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行事為人效法今世的風俗,但因著耶穌基督寶血的救贖,接受那一洗(弗四5),已經得親近了,因此第四章過後談到,我們行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到了第六章要告訴我們,身為一個屬神的兒女,在勞資的事上,有超越的價值觀,與世界上教導有別,服侍雇主如同服侍主,不像服侍人,我們如此行,必得從主而得的賞賜,做主人的,也不可威嚇奴僕,照主的方式對待僕人,因為我們的神也是如此。在現今這種勞資雙方不信任、主打互相謀利的社會,有這種價值觀的人已經不多,但這卻是神要引導世人該有的正確價值觀。

    我愛我的主人和妻子兒女,這是這位奴僕服侍六年之後,第七年願意繼續服侍主人最大的原因,因為愛我的主人。服侍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甘心事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今天我們願意為我們肉身的主人付出,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愛我們天上的主人,因此我們會將在工作上遇到的一切困難交託在神的面前,不斷求神賞賜智慧,讓我們在工作上能夠讓別人看到我們身上有基督的馨香之氣。

    一位菲律賓姊妹感動信徒的心,來台灣做看護,照顧教會一位我們教會的信徒,曾經在生命中認識耶穌,是天主教的信徒,因此在服事上有神的道理在引導,他分享道:曾經有幾度想回菲律賓,甚至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是他的雇主怎麼辦,需要人照顧,每天為他的主人禱告,希望神可以醫治他,感謝神,在我們弟兄姊妹訪問關心下,也引導他明白要接受合乎聖經寶血的洗禮,才能夠赦罪,感謝神開他的心,雖然曾經接受過洗禮,但他明白真教會的洗禮合乎聖經,於是再次接受真教會的洗禮,他很感動一直哭,說道,主耶穌救了我。感謝神,一個心中有神的道理,也願意照著道理而行的人,不分國籍,主不會虧待他,可以使他生活有神的帶領,更加能夠得到接受赦罪洗禮,將來能進天國的福氣。

    今天我們一個屬基督的人,看到我們的主人,告訴自己:阿!耶穌來了,我因愛我的神,所以我要用聖經道理來服侍他,主必將屬靈屬肉的福氣加給我們!

    西 3:22 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誠實敬畏主;西 3:23 無論甚麼,都要從作,像是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

給青年的一封信: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5)—清潔

提前 4:12 (CUV)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要在許多事上作信徒的榜樣,最後提及清潔,一個願意在靈修上追求清潔的,信徒也能依著這樣美好的品德,信仰得造就。 什麼是清潔? 提前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