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31, 2024

大凡先知的尊敬之處(可六)


可 6:4
CUV 6:4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主耶穌在外傳福音經歷了一段時間,回到自己的家鄉,在安息日進到會堂遵守神所賜福的安息聖日,他也講道教訓人,所有的人也都很驚奇主耶穌講道的能力,但是卻不會尊敬主耶穌。

為什麼不尊敬?


1. 因為外在的條件不佳

可 6:3
CUV 6:3 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麼;他們就厭棄他。

人很容易用外在的條件去評估一個人,主耶穌是在木匠的家庭長大,他自己也是木匠,並不是文士、或法利賽人的環境出生的家庭,神將真理放在一個木匠頭腦裡,倘若人使用外在條件看待耶穌,那麼就不會領受主耶穌所講的真道。

2. 因為是熟悉的人

主耶穌回到他的家鄉,那邊的人與他一起從小看他長大的人,主耶穌是從三十歲出來傳道(路三23),主耶穌在十二歲的時候也與他的家人,上耶路撒冷來學習道理(路二41-42),可想而知,耶穌家鄉的人,許多人看著他長大,與他一起接觸,如此熟悉的人,今天竟然在安息日的講台講道教訓人,雖明白他有從神來的智慧,與親眼看見耶穌所行的事,但是仍然因為太熟悉,人就厭棄他,不會尊敬他。

當學習什麼?

人的心要領受天國的道,也必須經歷許多的考驗,從這事情上我們應當要學習什麼事呢?

1. 先知在外地是受人尊敬的

連主耶穌在本地都被人藐視了,更何況今日屬神的工人呢?在本鄉,人有原本對這個人深根地固的觀念,這是難以改變的,因為天國的道理要改變人,回到自己原來長大的地方,倘若願意被自己從小看到大的人所講的道而改變,這需要真正地謙卑。

羅 11:13-14
CUV 11:13 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敬重原文作榮耀〕我的職分;
CUV 11:14 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

使徒保羅被神選召,成為『外邦人的使徒』,傳講天國的道理給外邦人,也就是非猶太人,這是神賞賜給他的職分,保羅也心想或許神可以透過他,相當了解舊約律法的人,去傳講真理給猶太人聽,就是他的骨肉之親,但是他們卻不信,救恩才臨到的外邦人。

今日我們所有屬神的工人也應當有這樣的決心,不是不看顧親屬,而是明白我們應當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走向外地,因為在外地,傳講神的真理之時,人可以很謙卑地領受神的道,先知在外地是被人尊敬的。

2. 不以外在條件來領受真理

主耶穌從小與這些人一起生活,明白主耶穌的成長背景,知道他只是個木匠,是個平凡的人,不會承認是神賜給他的能力,自然不尊敬他。但是很可惜,這些人用外在條件,拒絕了領受真理的福氣。

可 6:14
CUV 6:14 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就說,施洗的約翰從死裏復活了,所以這些異能由他裏面發出來。

可 6:33-34
CUV 6:33 眾人看見他們去,有許多認識他們的,就從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裏,比他們先趕到了。
CUV 6:34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

對照非他本鄉的那些人,主耶穌出去一大堆人要聽他講道,有些還走很長的路要來領受主耶穌的教訓,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真的很需要從天而來的糧食,主耶穌的道就是生命之糧,人也不會認為他是木匠,他以前怎樣,就拒絕領受主的真理。

徒 4:12-13
CUV 4:12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CUV 4:13 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

神看人與人看人是不一樣的,人看是看外貌,也就是外在條件,但是神看人是看內心,這個人是否敬畏神,心中有神的道,因此在歷史當中看到,神將他的真理放在無學小民身上,要人能夠真正地謙卑,突破內心當中的驕傲,才能夠領受天國的道理。

我們今天會不會也時常以外在條件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講述真理呢?我們應當謙卑地去思想,神也會將真理放在外在條件不好的人心中,使他們將主的道理彰顯出來。

3. 沒有神蹟的環境是因人的不信

可 6:5-6
CUV 6:5 耶穌就在那裏不得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CUV 6:6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主耶穌也很訝異,本鄉的人不信,對照其他地區,很多的人來聽主耶穌講道,主耶穌因著他們對道理的信心醫治了很多的人,在家鄉雖然也有醫治,但是數量並不多,為什麼會如此呢?是因為他們的不信。

神蹟奇事是為了要證實主的道,倘若主的道傳講出來,那麼人若願意相信,必定有神蹟奇事會隨著,而為什麼會有神蹟出來,也是因為這個人對道理生出了信心。

不歡迎耶穌講道的氣氛,導致了神蹟奇事的減少。

可 6:11-13
CUV 6:11 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裏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
CUV 6:12 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
CUV 6:13 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

主耶穌教導他的門徒如何傳道,賞賜他們屬靈的權柄出去,使人可以依著神的道生命得著改變,傳講道理使人可以悔改,出去時告訴他們不要為生活憂慮,因為主會安排有人會接待他們,然而,不接待的人,不聽真理的人,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信,願意接待,表示願意相信的人,神蹟奇事卻發生在他們身上,趕出了許多鬼,醫治了許多人。

有時候我們也應當去思想,為什麼神蹟奇事減少呢?是不是我們因著天國的道理並不是這麼地渴慕,或者欺負傳講天國道理的門徒,以致門徒們失去講道的信心,因此失去渴慕真理的心,神蹟自然就少了。

深信一個被神呼召的工人,不是為了得人的尊敬才傳講天國的道,但是我們也應當從這件事情上去思考我們的信仰,是不是也是拒絕了神所差遣傳講真道的工人呢?

星期一, 7月 29, 2024

一切道理的基礎(可四)

 

可 4:13
CUV 4:13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麼;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主耶穌在世上,講了很多天國的道理,都用比喻來述說,其中最基本的道理,就是撒種的比喻,主耶穌告訴門徒,若不明白這比喻,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因此我們可以說,撒種的比喻,是天國道理的基礎。

種子就是神的道

可 4:14
CUV 4:14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路 8:11
CUV 8:11 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

主耶穌所說撒種的比喻,馬可福音說種子就是道,路加福音說種子就是神的道,撒種之人就是主耶穌,他撒下天國的種子,就是神的道。

彼前 1:23-25
CUV 1:23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CUV 1:24 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
CUV 1:25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這個世界有許多的道理,甚至讓人用盡一生去追求的人生觀,但是那些都如草如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的福音就是這道,這是不能壞的種子,因此,人人都應當去追求這種子的道,因為那是存到永遠的。

主耶穌解釋,種子就是神的道,同一樣種子,散落在四種不同的心田,並不是道理的本質改變,而是同一種道理,但是每個人的心所反應的不一樣,從主耶穌的講道我們可以看到,講述同一篇道理,有個人渴慕領受,有些人聽了卻想要殺耶穌,因此不是道理的問題,而是人心的問題。

四種田地,四種心田

主耶穌講完了這撒種的比喻,門徒們來問耶穌這比喻的解釋,主耶穌親自解釋了撒種的比喻,因為這是一切比喻的基礎。

1. 撒在路旁的

可 4:15
CUV 4: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道奪了去。

天國的道理,這麼地好,竟然也有撒在路旁的,撒但用盡心思,要人不要領受天國的道,因此當人聽了道,撒但就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他不是沒有聽到道理,而是聽了,馬上被撒但將道奪走了。

太 13:19
CUV 13: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馬太福音談及,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表示神希望人聽到道理要有明白的心,倘若願意追求這天國道理的,必定不是撒在路旁者。

撒但立刻來,表明告訴我們今天在聽道理前,為什麼要禱告,求神賞賜我們一顆能領受道理的心,因為聽道的過程,撒但也會來,將人所聽見天國的道,奪走了。

2. 撒在土淺石頭地的

可 4:16-17
CUV 4: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
CUV 4:17 但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第二種土地,人立刻歡喜領受,但是沒有根,表明這是一種快速的信仰,這樣的人也是有領受道理,可是領受完就不成長了,認為已經信了,但是主耶穌也告訴我們,我們領受道理,是要能夠有信心去面對患難與逼迫,倘若沒有根的信仰,很快就跌倒了。

西 2:7-8
CUV 2:7 在他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
CUV 2:8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保羅也告訴歌羅西那地的信徒,領受道理要在主裡面生根建造,信心才會堅固,因為若不謹慎去追求成長,扎根,會有人用人間的遺傳(傳統),世上的小學將人擄去,因此,領受道理要紮根是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要進入神的真教會洗禮,教會必須關心的部分,擔心他的道理根基不穩定,歡喜領受之後,可是就不繼續追求道理的成長,很快地遇到患難,逼迫,就離開了,實屬可惜。

3. 撒在荊棘裡的

可 4:18-19
CUV 4: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
CUV 4:19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這種土地應該是許多信徒信久之後應當問自己的事,這些人有領受道理,甚至也扎根可以面對信仰上的患難與逼迫,可是為什麼還是無法結實呢?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別樣的私慾,會把道擠住不能結實的。

提前 6:9-10
CUV 6:9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
CUV 6:10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錢財不是不好,錢財是人在這世上生活的一部分,可是當人的生命觀只陷在追求發財的人生,那就是陷在迷惑中,聖經說這是私慾,貪愛錢財者會被引誘離了真道,有如在那荊棘的土裡,把自己刺透了。

許多信徒在這事上走不出來,忙碌於世上的思慮,追求道理的心就會停止成長,我們也應當彼此提醒,藉著聖靈的幫助,使我們勝過私慾的迷惑。

4. 撒在好土裡的

可 4:20
CUV 4:20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主耶穌期待的,不是只是聽道而已,而是要有一個行道的心,如此一來,心中的種子才會成長結實,這就是主耶穌的期待,要我們忍耐著結果子。

約 15:7-8
CUV 15:7 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CUV 15:8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一個人要如何結果子呢?就是要常常在主裡面,與主的枝子連結,也就是與屬神的團體連結,因為神的道就是種子,人常常在主裡面就會有屬靈的生命,倘若離了這屬神的團體,人就不能做什麼,在屬神團體的人,有著屬靈的養分,就能多結果子,使神得榮耀。

雅 1:21
CUV 1:21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在好土裡面的,為什麼還有分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呢?就是因著他們的信心而出來行道的能力,而人要如何領受這樣的道呢?就是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脫去盈餘的邪惡,並且存溫柔的心才能領受這栽種的道,因此,為什麼有分,是與我們分別為聖的心,與操練溫柔的心有關。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田是如何,但是主的道每天在我們眼前,我們願意再次謙卑領受這天國的種子,並且使自己在道理上紮根,靠著聖靈戰勝思慮的誘惑,並且倚靠聖靈結出果子來,願我們都用追求一百倍成長的心,來領受那栽種的道。

星期日, 7月 28, 2024

枯乾的一隻手(可三)

 

可 3:1-6
CUV 3:1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
CUV 3:2 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
CUV 3:3 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
CUV 3:4 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那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
CUV 3:5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
CUV 3:6 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主耶穌要教導世人安息日的道理,上一章最後提到,門徒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掐了麥穗,主耶穌教導人說他是安息日的主,之後進了會堂,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枯乾一隻手的人,馬可紀錄這事,告訴我們主耶穌設立安息日的心意。

枯乾的一隻手

人有了手才有辦法做這事,或做那事,手會枯乾表示手沒有血氣,有手但是沒有能力行事,在生命當中遭遇轉折的人,枯乾,表示得不著滋潤的生命。

路 8:6
CUV 8:6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

我們今日或許也像這枯乾一隻手的人,雖然有手,但總是有缺陷,生命當中得不著滋潤,雖能行動,但是屬靈上卻是不斷地枯乾,靈性上的枯乾,是因為沒有得著聖靈如雨水的滋潤,所以人心越來越空虛。

或許也非天生,也表示他的人生中遇到了『被枯乾』的時刻,不論如何,失去耶穌的救恩,人的心總是枯乾,沒有生命的。

主耶穌要教導我們

一連串的事件,是主耶穌要更正我們有關安息日的道理,那麼主耶穌要教導我們什麼呢?

1. 安息日在來到會堂會有神蹟

主耶穌來到世上,他不是廢掉安息日,因為身為猶太人,他很清楚安息日對神的選民的重要性,是立約的證據(出三一16-17),所以主耶穌來並不是要廢掉律法,乃是要成全。

路 4:16
CUV 4:16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

主耶穌明白安息日對選民的重要性,因此,他也守安息日,這是他平常的規矩,而主耶穌怎麼守呢,就是進了會堂,念聖經,非常地簡單,正如今日我們真耶穌教會所有信徒一樣,特別談及『進了會堂』,因此,安息日,主耶穌並不是在家安息,而是進了會堂,敬拜神,不是談論世界上的事,就是『念聖經』。

然而,這裡要強調的是,安息日是否可以行善?主耶穌的教導是可以的,因為這是神設立安息日的原意,也特別談及『進了會堂』,表明這個枯乾一隻手的人,他也是一個遵守安息日的人,在安息日當中,將自己分別為聖,進了會堂,因此神蹟臨到他。

我們今日也是一樣,人的心整日忙碌在這個世界,心靈找不到被滋潤的地方,越忙碌,似乎屬靈手就越枯乾,要向神舉手禱告也無力,倘若我們今日也是找尋心靈被滋潤的所在,我們也應當像這枯乾一隻手的人,在安息日,進入會堂,因為在安息日來到會堂會有神蹟發生。

2. 安息日主也憂愁人的心剛硬

有人在安息日中得著恩典,但也有人被主耶穌怒目而視,這些人就是在安息日中故意試探耶穌的人,主耶穌憂愁他們的心剛硬,這些法利賽人,很清楚地看到神蹟發生,可是看到了卻不信這樣的道理,反而內心不平安,出去之後與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

約 9:39-41
CUV 9: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CUV 9:40 同他在那裏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麼。
CUV 9:4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主耶穌也曾經在安息日醫治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行了這麼大的神蹟,但是這些法利賽人卻要捉拿耶穌,沒辦法真正認識安息日的道理,有如眼瞎,看不清真正得救的正道,因此主耶穌在安息日,也是為了審判而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安息日的道理,真的是一體兩面,倘若我們願意按著神的心意來遵守安息日,進入會堂,紀念神所救贖之恩,深信神蹟奇事會隨著這相信的人,我們也應當思考,我們是不是在安息日中,主耶穌憂愁那些剛硬的心呢?

給青年的一封信: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5)—清潔

提前 4:12 (CUV)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勉勵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要在許多事上作信徒的榜樣,最後提及清潔,一個願意在靈修上追求清潔的,信徒也能依著這樣美好的品德,信仰得造就。 什麼是清潔? 提前 5:2 ...